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Omega同轴擒纵的变迁

    [复制链接]
46004244

   发表于 2012-9-16 11:0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总理表 于 2012-9-16 11:33 编辑 1 s( q, U8 T( ?

7 N" B# @4 ?* F  _Daniels的擒纵系统最早是从Breguet的自然擒纵改过来的,不同的是,Breguet的使用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擒纵轮,也就是说动力源只需要一个,' C8 r) @; P1 ?1 |, [: W+ f
+ b* j7 Q1 D, D$ f$ \7 G
而Daniels的擒纵系统由于两个擒纵轮相对独立,所以需要两路相同(镜像)的动力源,因此一开始只有在怀表上才有可能实现,因为占用太大空间。' D' N* q1 ]+ {6 h- G- K

9 Y; o9 W2 C0 N后来改进成Omega cal.2500上看到的样子
; h9 d7 X. m- E( ?+ \   j% V4 O  k* @8 B# g  n
其运作过程如下图:) @+ I& O8 Z  I
3 _! y) I  G% W5 \$ t/ N
但是这也不完善,偷停事件时有发生,所以Omega又作了进一步改进,形成了今天的8500。7 c- C9 @4 P4 j6 [$ z

7 S) o: m, Q( O2 \0 F
; K2 A( Q3 w, M9 v5 V7 f" A  o8500机芯擒纵系统运作过程如下:0 [, K; [* [; B' Q1 ?# Z/ p% Y
+ }/ U) ]0 Z2 ~
1 {) o# E3 q: D4 i
8 B- F7 H: m- q( X+ e, x

! ?/ ?5 p. q# v: Y! L $ a/ \' K7 q: t. O7 a
大家仔细看可以注意到,Cal.2500的擒纵轮是双层的,而Cal.8500则是三层擒纵轮。实物照片中还可以发现,擒纵叉右臂造型也有所改变,变得更加弯曲。从这些变更可以看出原先设计上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3 m. l" P0 ^, P, W( H, ?- H1,双层擒纵轮的小轮既要担当动力传输的轴齿,又要作为擒纵叉中间瓦的擒纵齿,齿形比较特别,任务繁重。+ E7 P' g$ V6 g
2,擒纵叉右臂和擒纵轮大轮比较接近,如果间隙配合不恰当容易互相干扰。7 {: H7 o) V' a

3 p5 d. ~! w) [# z8 {4 @所以8500才做了修改。虽然性能比普通机芯要好,但维护起来还是要麻烦些的。8 n" H' x" e7 ~1 Z5 s) s

* S" O  W! o7 v& _! C/ M0 P 更具体请到: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d122d201011vo8.html: g2 g6 j% O$ J; y
                                         http://submariner.blog.163.com/blog/static/1175447162012816111712165/' _) t, {; d" A/ S$ b
给兄弟加点人气呵呵!
2 i- \/ j$ ^# x5 H0 X; x  _' `
# q+ O# Y6 T+ K& t' `; E* F( K( V: w" r
0 S" Q: O5 O: I% G/ R

评分

参与人数 5知名度 +10 收起 理由
maratsafinwang + 2 很给力!
东北-峰 + 2 很给力!
nomorewatch + 2 实在是精心之作,小弟望尘莫及。
听泉 + 2
OHSEAL + 2 !

查看全部评分

244条回复

返回列表
沙发
发表于 2012-9-16 11:25:02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9-16 11:33:13 | 只看该作者
这么说,原本的同轴跟现在雅典的双向擒纵很像啊!
( m4 v4 d1 I# L1 g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1:39:46 | 只看该作者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2-9-16 11:33
* z. U, y1 b( \" l$ Y) s6 X这么说,原本的同轴跟现在雅典的双向擒纵很像啊!

( |; P* N; w: K0 g% s( s确实很像,设计灵感是同源的
5#
发表于 2012-9-16 11:42:32 | 只看该作者
总理表 发表于 2012-9-15 19:39 ' v9 ~/ Y( |6 L" o1 T8 Y+ ]
确实很像,设计灵感是同源的

' f$ Y' W& k, p, b1 X7 q' y7 \  u以宝鸡的自然擒纵为灵感的后续型擒纵里边,哪个最佳?丹尼斯?欧记?还是雅典的版本?
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1:53:24 | 只看该作者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2-9-16 11:42 2 l6 D9 k3 \/ c& U
以宝鸡的自然擒纵为灵感的后续型擒纵里边,哪个最佳?丹尼斯?欧记?还是雅典的版本?
7 W0 ~* K# f6 e' l' B6 H: T
呵呵,没那么深的研究,说不好!
- k9 a+ V$ a, l) G还是让历史带选择吧  m# f8 y- e8 ?7 i* @' Q* K
不过个人还是喜欢雅典的.
7#
发表于 2012-9-16 11:54:19 | 只看该作者
总理表 发表于 2012-9-15 19:53 . F) I0 t6 O* r/ j" g1 ^+ l! o
呵呵,没那么深的研究,说不好!2 B. g  q" w6 S
还是让历史带选择吧. E/ H5 T# O% t+ g
不过个人还是喜欢雅典的.

* ~+ Y" w6 Q: j1 ]* g我也是倾向于雅典
8#
发表于 2012-9-16 12:24:55 | 只看该作者
同轴与传统的马式擒纵比,主要的优点是什么呢?
9#
发表于 2012-9-16 12:27:04 | 只看该作者
OHSEAL 发表于 2012-9-15 20:24 + v2 p# q2 r6 D' S2 v- p/ Y
同轴与传统的马式擒纵比,主要的优点是什么呢?
2 }' F4 ^& R- v5 i3 C: M; P
据说初衷是降低能量损耗和机械磨损,从而达到无需保养的效果。
10#
发表于 2012-9-16 12:29:4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呢?" Y6 Y+ c. l% {# v/ ^: D

4 n' p3 P) V$ [, O- O; x) C# e6 b ; \% M5 z# U7 l5 {7 G1 W

/ [1 D4 R( r# }2 S- ? $ p! c7 ~6 n( b0 P, P" F! G
11#
发表于 2012-9-16 12:38:32 | 只看该作者
shek329 发表于 2012-9-15 20:29
( X2 c. K; q; }/ s( T' I这个呢?

% z- }7 c, D* [  @多一个擒纵齿,多一层擒纵轮,有什么实际意义?美感?还是炫技?
12#
发表于 2012-9-16 12:47:56 | 只看该作者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2-9-16 12:38 ; E) \) M+ T5 e! G
多一个擒纵齿,多一层擒纵轮,有什么实际意义?美感?还是炫技?
7 O) E3 ^% s* u5 R
同问 。
13#
发表于 2012-9-16 12:50:57 | 只看该作者
听泉 发表于 2012-9-15 20:47 ' c( b. `6 l( E7 ^" t3 O$ Y
同问 。
! F9 l2 z$ f( s
真搞不懂现在的人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3:00:20 | 只看该作者
OHSEAL 发表于 2012-9-16 12:24 ) n7 S% W) p- h7 Y0 D9 D' ~
同轴与传统的马式擒纵比,主要的优点是什么呢?

) d+ O2 h9 J. O# {- O8 ?+ m摆轮运动的力来自擒纵轮的直接或间接(另一个方向通过小轮推动擒纵叉间接带动摆轮)的推力,而不是普通擒纵的摩擦传冲,理论上磨损小 传动效率高.
15#
发表于 2012-9-16 13:04:06 | 只看该作者
总理表 发表于 2012-9-15 21:00
) Z( z5 O! j; a1 T# c摆轮运动的力来自擒纵轮的直接或间接(另一个方向通过小轮推动擒纵叉间接带动摆轮)的推力,而不是普通擒纵的 ...

, W, }  _1 y. Y5 _9 i( h- {同轴擒纵其实磨损很大。。。效率也不见得高,毕竟手表所处的条件比怀表复杂得太多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3:05:07 | 只看该作者
shek329 发表于 2012-9-16 12:29 1 o1 v" ]8 [* e5 s/ U
这个呢?
9 _" R9 [1 g8 Z7 A- T" C0 u
这个难了,第一次看到。$ h) a! u( V; I7 t2 P' k
不过看似只有一个方向的能量传递(小轮推动中间的宝石)另一个方向只是回来锁住为下一次传递作准备。两边的宝石好像都只是为了锁住擒纵轮大轮。小轮才是驱动。
) T* z; ^! B0 w  q1 ?/ @" R) q8 W也不知我看得对不
0 y5 m) U" A4 p+ c石版给介绍介绍?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3:07:55 | 只看该作者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2-9-16 13:04 6 K; f5 y3 m4 h2 i5 R3 O. W
同轴擒纵其实磨损很大。。。效率也不见得高,毕竟手表所处的条件比怀表复杂得太多
0 l! X1 ^  E. x$ z4 v4 C2 G
嗯, 零件尖端承受的力感觉比较大+ ?/ r: C0 v# |# j
而且,太精密和复杂总是容易出问题.
18#
发表于 2012-9-16 13:09:01 | 只看该作者
总理表 发表于 2012-9-15 21:07
" I3 J% D" q0 D& I  R* Q嗯, 零件尖端承受的力感觉比较大
& O: \' d  n# Z: X* ?! U& o2 [而且,太精密和复杂总是容易出问题.

1 i6 {) y7 O; B& J, L' L这就是我推崇简化机械的原因(注意,不是简陋!),毕竟能量消耗低的东西往往命长一点
19#
发表于 2012-9-16 13:26:4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必须收藏。
9 w' ?5 ^0 z) O* ?# y; A, M0 q( L4 F6 V. Z0 e* s, E! O
20#
发表于 2012-9-16 18:44:32 | 只看该作者
技术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14 18:57 , Processed in 0.348345 second(s), 5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