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Omega同轴擒纵的变迁

    [复制链接]
45881244
121#
发表于 2013-7-20 02:08:58 | 只看该作者
总理表 发表于 2012-10-28 04:22 0 W4 Y1 D6 {7 Z( o
擒纵系统恐怕是钟表里面最难的东西了,涉及很多高深的数学知识。。。。
. A, n% u2 a6 Z% ]看到太多高数就开始头晕" @# @! E1 M' T# i
...

, X+ H: A; N9 X3 q% w我已经把一本有关擒纵发展历史的书搞到了手,里边提及到,法苏的擒纵其实是属于马式擒纵的一种变体,尽管这款设计的确能够提高整块机心的耐冲击性(这一特性在当年参加蒸汽引擎生存竞赛的6号作品上表露无遗,另外,法苏的表都是没有采用双圆盘摆轮的,所有记载法苏作品的文献却没有提及其作品出现过反摆,这当中应该有这种擒纵的功劳),但是由于比起原有的马式擒纵多了一套叉瓦和擒纵轮(指的是双层擒纵叉和擒纵轮),所以大幅增加了机心的运行负担,能效非常低。
- @8 u. [) e! H7 o. M  A- V- E8 f
: O; g8 j& x- k  }8 P
122#
发表于 2013-7-20 16:12:47 | 只看该作者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3-7-20 02:08 . z# S& M3 D+ Q7 e4 n/ \6 y" Y
我已经把一本有关擒纵发展历史的书搞到了手,里边提及到,法苏的擒纵其实是属于马式擒纵的一种变体,尽管 ...
, L3 y* D' E8 y$ c8 r3 R

' Z- V( s- |* t% {- f$ E, g兄弟看下这种擒纵,无意中看到的。
123#
发表于 2013-7-21 03:45:50 | 只看该作者
urin1010 发表于 2013-7-20 00:12 , g, U) W* c9 _
兄弟看下这种擒纵,无意中看到的。

1 v1 U# X) ^8 Q这应该算是冲击式天文台擒纵的其中一种变体吧?我还没精读完整本书。。。不好意思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1 20:43:29 | 只看该作者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3-7-20 02:08
$ H9 }& l/ i/ l# v: F1 z8 {0 s我已经把一本有关擒纵发展历史的书搞到了手,里边提及到,法苏的擒纵其实是属于马式擒纵的一种变体,尽管 ...

& D9 `( f4 x& ]! R马式擒纵能量是通过擒纵轮齿划过擒纵叉冲面传递,擒纵叉来回摆动两次都传递能量,! l8 M$ F' Z) j8 \
法苏擒纵是通过类似跷跷板的杠杆原理推动,而且只有一个方向有能量传递,另一个方向确实是浪费了
125#
发表于 2013-7-22 02:31:34 | 只看该作者
总理表 发表于 2013-7-21 04:43
' k- {% C8 U; f/ N, H: L马式擒纵能量是通过擒纵轮齿划过擒纵叉冲面传递,擒纵叉来回摆动两次都传递能量,
- K8 O- e! A9 M' S/ W2 T' k$ a法苏擒纵是通过类似跷跷 ...
" K+ C; ?' ~+ V6 W- E
要是能把实物搞到手就可以更好地分析了,现在这样纸上谈兵的日子我实在是厌倦了。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22:12:09 | 只看该作者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3-7-22 02:31
* K: ]" D  a) h3 h要是能把实物搞到手就可以更好地分析了,现在这样纸上谈兵的日子我实在是厌倦了。

& B" [2 i. N3 S( c, s( X* c买些便宜的玩玩先
127#
发表于 2013-7-25 02:59:00 | 只看该作者
总理表 发表于 2013-7-24 06:12 % g4 W5 @9 s1 H5 M% M7 ^& J1 ]
买些便宜的玩玩先
7 h& b# V( ?- ]4 C
如果可以找到工作的话,之后的事情会顺利很多,说不定不用再在大学读那几本破书了。
128#
发表于 2013-9-8 11:33:57 | 只看该作者
根据最新的资料表明,同轴擒纵已经进化到这种形态了:, c8 g2 L% ?3 z$ g  m' ]8 p
- @' l3 E' q. U6 X' n5 }+ @" d6 L

9 c9 r$ L5 _$ V! W! H  L看来,为了是这款擒纵适用于便携表,研发人员和继承者付出的努力真是令人动容。。。
9 B5 P+ M* q5 y1 M
8 B, Y3 Q: U2 \& D- a9 @不过,在机械钟表普遍玩具化,饰品化的今天,又会有什么人去真的把这样的东西当成是精密计时器去长期使用?更遑论有什么优秀的长期使用测评了,你说呢?@机械米 @shek329 @自鸣表 @总理表 @名怀表之佳家 : w- G* j5 S& V/ v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13:17:05 | 只看该作者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3-9-8 11:33 1 h- r: p* E6 ~: w2 c3 Q
根据最新的资料表明,同轴擒纵已经进化到这种形态了:
9 ]  n' h6 h  y9 Y, O9 D8 {% h  [
欧记的努力让人感动。总有用家使用,时间会证明一切。
130#
发表于 2013-9-8 13:40:25 | 只看该作者
总理表 发表于 2013-9-7 21:17
( q: W1 p3 j( c- r. t: Q欧记的努力让人感动。总有用家使用,时间会证明一切。
4 L4 u) N7 T8 k( ~2 i' W4 C& B
的确,如果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个销售噱头,何须花这么大的功夫去做这种事情?但愿欧米茄没有押错宝。6 {" I2 u' F+ G' x
$ q3 k# I# J: T# G" O* ]( \" `
以我看,多等十年吧。
131#
发表于 2013-9-8 13:53:2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只要零件之间有接触,就一定有磨损的,保养和维护就是这么来的。- A9 h( ~, }8 p) Y

& x2 t) k5 n/ r- c如果一块表都不用怎么保养了,在我看来只有两个可能:1. 这表没动过,库存的;2. 这表被放在了特殊的空间里,譬如人造真空,或者外太空。
  s3 t$ V8 k4 |# Y3 E
0 t; @' F+ m4 c3 \  P那要这表何用?
132#
发表于 2013-10-15 14:48:09 | 只看该作者
总理表 发表于 2013-9-7 21:17 4 K* d% M) A$ n* ?8 o' C2 f- r- O
欧记的努力让人感动。总有用家使用,时间会证明一切。

% L% ]2 m5 @) N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人开发出了原理类似冲击式擒纵的单向传动式擒纵和“滑动”擒纵:5 @& P( h) B! r- t  b# \

  ^& M# @: b5 p ' L, d) [% n6 \( d$ O# D, D1 v
133#
发表于 2013-10-15 14:50:28 | 只看该作者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3-10-15 14:48
  O8 H, L: T) E' I) o0 K  r( j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人开发出了原理类似冲击式擒纵的单向传动式擒纵和“滑动”擒纵:

" D% L3 U3 ^5 K把瓷面割开了吗?。。
134#
发表于 2013-10-15 14:54:56 | 只看该作者
总理表 发表于 2012-10-29 19:28
. z6 z4 e) m2 T! O( \4 C  J一个朗格二战甲板表,对我来说就足够了.它的马式擒纵算是独特,工艺考究,耐用度准度都一流.6 T3 @( A6 y3 b8 O+ Q; d
不过对怀表总有 ...
/ m6 q  R& e9 K- z
追求准度的话,怀表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v/ \' J2 z/ i不仅发条,轴尖一般都有看得见的磨损。。。
135#
发表于 2013-10-15 14:57:43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同轴擒纵从怀表到手表的过渡试验,花了足足二十一年:
8 G$ [  [" w4 k- S; a4 v
. Y# k4 u( i3 z8 r5 v& g* y2 s1975年,丹尼斯的同轴实验款,装备拉马尼亚5100的欧米茄超霸:
, t7 N3 i' l  A; b! w" D/ | - U$ x8 s2 A3 D1 h
十年后的1985年,装备FP自动计时机心的Urban Jurgensen成为丹尼斯的第二个实验体:
. u) F0 k. n3 r
, T- G, Q9 x2 w: Q7 t" k0 ^四年后的1989年,装备3135机心的劳力士蚝式16220成了名副其实的白老鼠(连表盘都是白的):
1 Z5 {( Z: H+ I+ o* a$ Q5 u
- J6 ~$ @" _  U4 }0 S+ w; P6 E最后,到了1996年,一块装备ETA2892A2机心,连署名都没有的的汉密顿手表成了史上第一款ETA基础的同轴实验体(所谓的欧米茄千禧款,丹尼斯千禧款就是这款的基础上搞出来的):
/ o* F2 J3 W  N1 E6 F: P " F) K- q- d) M4 }3 S
136#
发表于 2013-10-15 15:13:11 | 只看该作者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3-10-15 14:57
4 o/ g4 @" q  {1 O) V: M- r说到同轴擒纵从怀表到手表的过渡试验,花了足足二十一年:0 q# Q9 X5 g+ Q7 s; n
: ^* z8 o) l- u- \7 U1 V' b4 G
1975年,丹尼斯的同轴实验款,装备拉马尼亚51 ...
+ H7 i# @1 m9 V# s' _2 P
看来真的很值得入手8500了1 i# x* V* g3 L6 D- X. s& d
对大黄蜂很期待
137#
发表于 2013-10-15 15:17:57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38#
发表于 2013-10-15 15:44:45 | 只看该作者
机械米 发表于 2013-10-15 15:13 1 x* U+ Y0 Z: \' ^. a& H% [
看来真的很值得入手8500了
; N9 R% C8 V+ w5 Q! ~对大黄蜂很期待
# v) `. y0 \" B6 l  Q" C8 ^$ B
确实值得, 总理同志可能不相信, 我这只8500还有2个月就2年了, 天天佩戴各种磕碰, 只在买来一周调过一次时间, 到现在与北京时间的误差从未超过30秒, 白天慢半秒, 晚上快半秒, 一直这样..
139#
发表于 2013-10-15 16:25:46 | 只看该作者
chn6 发表于 2013-10-15 15:44 8 c$ H' H1 n# k; \! r6 f
确实值得, 总理同志可能不相信, 我这只8500还有2个月就2年了, 天天佩戴各种磕碰, 只在买来一周调过一次时 ...
: U- p3 U- ~+ N% R" W: d
大黄蜂何时上市?
140#
发表于 2013-10-15 16:26:23 | 只看该作者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3-10-15 14:48
, L# c" P4 \3 Q4 X$ I/ p% c, [. j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人开发出了原理类似冲击式擒纵的单向传动式擒纵和“滑动”擒纵:

6 `. H; C$ e8 H2 t3 [# ]为何这个双金属摆轮没有开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8 18:53 , Processed in 0.15438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