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Omega同轴擒纵的变迁

    [复制链接]
45725244
61#
发表于 2013-10-16 00: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chn6 发表于 2013-10-14 23:44
' ^( L2 F: `/ n, @确实值得, 总理同志可能不相信, 我这只8500还有2个月就2年了, 天天佩戴各种磕碰, 只在买来一周调过一次时 ...

9 ~4 N8 D% T4 ^7 m7 M这样的等时性其实不算过关,不过幸好是实用性不那么强的机械表,如果在导航设备上出现这种不均等的误差,恐怕要出大问题。
62#
发表于 2013-10-16 00: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米 发表于 2013-10-15 00:26
3 h& R5 h! `% C7 O- C! Z# p为何这个双金属摆轮没有开口?

" N2 s: j3 o; _% o哪条法律规定双金属摆轮一定要开口?
63#
发表于 2013-10-16 00: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理表 发表于 2013-10-15 03:26 $ ^+ c7 l4 M9 j; D. i: R
想要那个白劳鼠

  W' J# u" A, N. {1 @算了吧,成交价那么高的东西,还看不到擒纵,其实真的没必要。
64#
发表于 2013-10-16 01: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米 发表于 2013-10-14 22:54 % Y; g# N0 o9 R) S, S8 A; P
追求准度的话,怀表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M2 S. k% c4 g* \: [
不仅发条,轴尖一般都有看得见的磨损。。。
" r) k) C0 N7 O4 D6 L5 m; U# H
其实精准度和耐用度跟怀表手表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5 [0 z1 \* |0 p7 C
% G/ _8 C. U8 @! w/ o  _怀表的表壳有多少是针对高湿度尘量大碰撞几率高的恶劣环境设计的?为什么蚝式表壳之流的防水防尘设计会这么受欢迎?
" Y& ~8 o% T2 P, _7 s2 O7 j# a1 y- t! U
除了材质,加工,擒纵设计这类型和机心息息相关的元素对表的耐用度和精度表现有关,表壳的保护能力也很关键,更重要的是你怎样去使用这块表。  f) |1 ]: x2 ^0 y! [+ Z

0 d8 M% k" U+ s1 C/ s5 Yhttp://watchlead.com/wbbs/forum. ... hlight=%C0%CF%B6%FE
65#
发表于 2013-10-16 01: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理表 发表于 2013-10-15 03:28
# u" m5 p+ M+ L3 B0 J信啊,劳3135都有这样的,何况更先进的同轴
( _( P  Q6 F5 p( Z( N' W1 \8 c/ B- w: f
仅仅一个擒纵决定不了一块表的性能表现。; V/ B/ ~8 }% [7 f8 o7 w

6 B# @/ M& }& i有很多表,一开始就被设计成工具,用它的人把它当工具使,几十年后歪瓜裂枣不足为奇。% Q" D2 C+ B, d& |1 q. n

- o3 m. s! O7 C; o有的表,一开始就是造给那些连开车门都不用自己动手的大爷量身打造的,一百几十年来没有怎么动过,TNND乖乖地躺在保险柜里,等大爷缺钱了再拿出来卖。* J6 O( a: ^  k6 [, l' J
+ p, n( J- P4 h$ Z% K" Z, o4 b
你说,谁待遇更好?谁保全性命的几率更大?7 a6 T6 W$ N! {8 ]1 @
( P/ S' ^, h  e  g- A/ ^
还用说吗?  D8 ]2 @: M0 ]" p

" y; i/ I* |/ A( S* c" T
66#
发表于 2013-10-16 01: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表,既然买到手了,用吧,使劲用,用坏了马上送保,不送保还对不起那张保卡。
9 w- c0 b  c" ^: G5 s  ]& e; l( _+ }8 G, G' s( |* P
我的同轴2403(无日期版本2500)三年之内送修四次,免费!(每次送修增保一年!)爽吧?4 Y( v! d0 E; m

8 ]# c$ _  a$ {" h有的表,只有两年保修,照用!TNND,好不容易搞到手的东西还要放神主台上供奉,值吗?!" }: E0 R/ y5 j; J* Q8 B5 M
" p( m& T5 u* H9 O

* |7 G7 g2 x6 U, a2 I# x, [@gaoyingjie @FLEX @000- @haru @白金沙 @豆包 @菲常人 @卡西毛豆斯基 @恋恋名牌@机械米 @peterzhu @baby9809 @xhandy @wangmao @teddybear @askaxfx @richard-x @chlogan @ninjyapig1977 @brotherQ @ybyu8185 @chousirbuy @nbyzw @iwc3706 @leochu @schen @hxc161 @stcjk @lxhprc @lcs1025 @rocksuo @dodoshine @yunlifei @xufeng @64gt @zzhzj0714 @urin1010 @amu475 @总理表 @腕表玩家 @名怀表之佳家 @小表迷 @表铭 @自鸣表 @六九二   
67#
发表于 2013-10-16 02: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些图片对比一下,聊以自娱吧:3 p* f% k" _( V4 v0 Z& e* \% S, k
& l- }" p$ D- b. v  }
法苏版本:
! ^( M$ K& {) J2 {/ L$ G; s
: z& w+ b* [# N' J$ J) O
# c: _) o( z$ c8 v* ?+ \
* M5 y+ y$ E) X: z) p
+ z9 s) W1 d; n+ Q3 O, q
6 a# Z5 S0 ^0 K- |8 y$ X
# z& e! ?  w" G* M" m' e
( l$ D  `2 U  p9 W/ p$ i1 O - l+ q1 }$ ]! S. M% r- t7 _
最新版本(特别是罗渣史密夫版本):. q8 {3 t: {7 E9 N
+ Q% ?7 |$ x" h* x4 t
: J& h" N. S$ N* y
+ U' l3 r- V9 h- j; A: A, g6 C9 Z
9 H' U4 }# d1 b+ a: W7 d8 ^

fasoldt compare master.jpg (80.91 KB, 下载次数: 18)

fasoldt compare master.jpg
68#
发表于 2013-10-16 02: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米 发表于 2013-10-14 22:54
, {" g. L- c& d& }追求准度的话,怀表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o) h# Z/ v. S
不仅发条,轴尖一般都有看得见的磨损。。。
3 ~2 Z+ m& f+ c% @3 c6 _
我已经在为下一轮巨文准备材料了,不用催得这么急吧?* M' u& \) B% k7 o$ P/ [" `4 f
( \6 i" h- G$ V3 A3 D2 w
轴尖的磨损不仅是机件之间的摩擦,尘粒的作用远比机件摩擦厉害得多,不然的话,为什么还要有好的表壳和近年的真空技术呢?, i" X* q; C, w8 d. K  L. z

7 N  \$ ~/ V- _7 ^: }: _静候佳音吧
69#
发表于 2013-10-16 07: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理表 发表于 2013-10-15 15:05 . F0 g5 K* s4 U1 G- D. {' s
也只是想想,如果有配件用以改制3135就好了,一定去买
3 v: X  i# E0 o- ^, v. j' l
个人看法,就算改了也没有多大意义,您不会打算拿这表去精密计时混口饭吃吧?
70#
发表于 2013-10-16 07: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米 发表于 2013-10-15 13:30 ' M; p8 Z  q8 n1 l7 ]8 X- H5 B8 S) k
我有催过?我有急过?

3 P5 F! _4 n% N! J) u我的理解是,你没有故意地催过,但是你提及的很多技术话题在无形中催促我
71#
发表于 2013-10-16 11: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nbyzw 发表于 2013-10-15 18:57
6 I: e& G/ q" J9 b& D3 o% M9 C  Z要下这个决心不容易。
. }% K% X0 A1 b- a
什么决心?
72#
发表于 2013-10-17 00: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gaoyingjie 发表于 2013-10-15 21:25 . h4 K/ s7 I: Z# P7 s
谢谢,学习了

  L" P/ P* u2 f1 f1 w分享嘛!
73#
发表于 2013-10-17 00: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gaoyingjie 发表于 2013-10-15 21:24
2 I7 d2 s: l4 S$ s& D7 A4 }这理论我赞同
& V' [# t, X+ T0 d6 s  q
的确,有什么样的老二就打什么样的仗
74#
发表于 2013-10-17 01: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gaoyingjie 发表于 2013-10-15 21:27
( [" N; K& {$ V  ]8 s/ D8 w事实证明,这东西的实际误差比一些用了几十年的老表差远了

& w+ S& F) U( Q5 G" `看运气看实际使用方式了,环境很重要,生产加工方式也很重要,最重要的使用者本人。
& p( r" z' ?* d/ T6 g9 x
* o  n( t8 }9 w5 n. g一个普通人手里拿把好刀,也比不上高手手中的小石头。
75#
发表于 2013-10-17 01: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金沙 发表于 2013-10-15 22:42 8 {) \! e' C1 L0 f+ l: k
哈哈,我基本上、不是2手,就是老表,所以从不担心售后`保修什么的

. _% \/ s5 i: ?' g. a  q  L2 B. H! Q- B过把瘾就死也挺爽的
76#
发表于 2013-10-17 01: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chn6 发表于 2013-10-16 00:33
0 g# O3 ~" l, y4 _7 x' q& b8 U应该是位差导致, 不过每天1秒内的综合位差难道对于手表还不够? 嘿嘿.. 不用对时间至少对机芯减少磨损有好 ...

0 [# L6 G3 H2 |- B8 @8 Y这误差对于手表是够了,说实在的,就算一块表每天误差十秒对我也没多大关系,只要误差是恒定的,就属于可计算的东西,是可以预测的。
4 S2 Z$ ~. j4 ~/ m0 g7 p' R% v9 f3 ^* G1 V
为什么航海仪器这么强调等时性?看看这两篇文章就知道了:: D7 E1 V! ~$ F' O+ ]% n
http://watchlead.com/wbbs/forum. ... hlight=%BA%BD%BA%A3) K1 [' C7 T8 _3 H7 Y: d" O
http://watchlead.com/wbbs/forum. ... BD%BA%A3&page=30 L- I+ g5 B; B1 i

( Q  N$ i: M' }2 o7 s另外,我看不出对时会对机心造成多大影响,旋转表冠造成的负荷应该在表厂的计算范围内。
' Y( |6 E9 t  Q
# }, Z8 A  d7 t7 _* K- c
77#
发表于 2013-10-17 01: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chn6 发表于 2013-10-16 00:35
' y2 H- |: H4 t* _5 r) f/ x% ]  I2500的同轴驱动设计问题很严重, 擒纵轮和擒纵叉的磨损是减小10倍, 可齿轮驱动擒纵轮导致的摩擦我看至少增 ...

9 l0 }. D3 l# z$ G3 k( G6 @/ Z/ d我连擒纵的实物都无缘见到,怎么理解你这句话?怎么相信你说的话?有没有实际操作的图片可以对比证明?
% M7 q3 V4 K8 \7 k$ F1 k0 C- T/ o  Y+ c- d
以前TZ有过2500的拆解,我没怎么仔细读,唯一有深刻印象的就是用设备加工出来的擒纵零件的表面其实已经非常光滑,还要下润滑油;整篇文章没有提及摩擦增大了还是减少了,可能是我看漏了也不一定。
78#
发表于 2013-10-17 01: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iego 发表于 2013-10-15 17:31
. g1 H  M* }2 ?; T从来没有见过比同轴更难看的纵擒系统。
4 |+ G8 L) C8 L& |歪歪扭扭好像一坨shi
6 z$ g7 z* G, y8 \
毕竟是大师花毕生精力探索出来的东西,人家品牌量产化实用化也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也不容易。9 q( A, n" }8 ?
- {, b$ E$ t1 Y% g( z7 o
石英革命以后,机械表产业涌现那么多的擒纵设计只有同轴得到大批量化生产,年产量上六位数的也就这款设计了,新擒纵出了问题还去不断完善的品牌也只有欧记了。& z7 t# D8 @$ S

# E0 w4 L) O: h- m& ^( SUN刚刚采用双向擒纵的时候,初版的齿形出了问题,,可能连正常行走都成问题,厂家才紧急召回并且开发出了1.5版本的齿形,改用无卡度游丝,一直用到现在也没有改良过,原本想要大批量生产的160周年庆机心也半途而废,改用马式擒纵,这样的事例也一再说明擒纵的革新其实已经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经济效益低而技术和经济风险太高,划不来。
6 A3 v" E: D6 |4 _5 ?+ l: U6 \
) M% A3 u7 `* p  T3 J6 C% r9 v自从钟表产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独立制表人(特别是制造高级定制表的那拨人)很少能对批量生产表款的技术发展乃至整个行业的技术风向作出重大影响和贡献的,石英风暴之后丹尼斯是惟一一个,真的不容易了。9 D! Z# j% q+ g: n) u9 F! t" L
. n9 b0 A  S0 _6 b5 T
当然,我现在一块机械手表都没有,我真的怕麻烦。也许有朝一日我会重拾这个恶趣味吧?看看自己以后够不够本事赚大钱了。
( b( j9 m. M) w4 N; _+ o  z6 Z+ W
4 f& K; H) p) D" |/ k+ O) P! y& }@机械米 @shek329 @酒鬼 @OHSEAL 你们说呢?
79#
发表于 2013-10-17 13: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chn6 发表于 2013-10-16 20:53
0 \( \4 T  b  |& r2 A: a$ R8 k这个是2500系列的双层擒纵轮设计结构图, 你对擒纵系统的研究应该也有一定水平了, 这个图之前应该见过 ...

- M5 o. C6 b' I2 u! B讽刺的是,2500的这个设计是丹尼斯原本为腕表设计的同轴擒纵,先后在拉马尼亚5100,PP310/315,FP1185,劳力士3135,最后在ETA2892的基础上实验成功的,他做的怀表也有这款改良型的同轴擒纵,都没有听说过出现什么大问题。
% {( ]/ r. n, k- I1 x; @7 b( H" o& P1 O0 c
另外,希望你能够上传有关2500A-C型保养的擒纵-传动轮系细节图,以正视听,让大伙看看这玩意是否真的在长期使用之后满目苍夷。- r* e5 M9 Z( ?3 b! X/ C
/ K8 j! Y1 r  r2 q, }7 ~
擒纵这码子事,我觉得讨论下去意义真的不大,我只是刚好手中有库存的图片,便上传一些聊以自娱罢了。
7 B0 l8 r1 Z( u  r+ D" S
4 z8 \- Y' l% S0 I- \* @" H) @+ X既然是手表,更重要的是,美学,佩戴舒适度和装饰性,希望兄台往这个方向多做功课。
80#
发表于 2013-10-17 13: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chn6 发表于 2013-10-16 20:55
; ^7 N7 ~- ~) E& Z1 B你看看我上面一贴提供的简单图片, 可以了解原理, 根据力学模拟计算, 同轴擒纵的摩擦阻力是传统杠杆擒纵的 ...
* `% ]. p9 L' @
这力学模拟计算是怎么算出来的?能给个简易一点的科学解释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2 03:31 , Processed in 0.34883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