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翁舵主赏表精华集

[复制链接]
18968156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5:13:38 | 只看该作者
[精确导航] 最罕有的浪琴导航钟之一
众所周知,浪琴在很多专业领域都有优秀的计时产品,航海钟方面也不例外。为了达到精确导航的目的,必须要有超精准的计时,能够服役的都是天文台认证的计时器-Chronometer。浪琴最早期用于导航的是基于24.99机芯优化出来的天文台机芯,但应用的时间不长,1910年以后就逐步被21.29取代了。现在常见的浪琴导航钟绝大部分都是基于21.29的机芯,反而早期的24.99变得非常罕见,即使是大型的拍卖会诸如安帝古伦等,也难觅踪迹。这次这只就是24.99的浪琴甲板钟,高级精确导航表。配置很高,可以说在浪琴机芯中罕见。21钻+8校正、鎏金夹板、桥式版路、全套高套筒+螺丝固定、蜗牛微调、50小时动显(21.29以后的导航钟多是显示36小时,但其实还是50小时动力),最罕见的配置是用上了蚱蜢式平衡擒纵叉,还有Guillaume摆轮,这两种配置在浪琴机芯上极其罕见,再往后的机芯上已经见不到了,记得好像个别参加天文台竞赛的版本有用Guillaume摆轮,但商业用的未见过。盘面底下还写着当时浪琴公司的全称“Fabrique des Longines Francillon & Co SA, Saint-Imier (Suisse)”,原来这么长。
         整表65MM的直径,非常有感觉。900银壳是浪琴自厂的,但据国外的资料看,把头和铰链居然是实金的。


 


















17钻的24.99比较常见,还用了镍合金夹板,也很漂亮,但配置低了很多,摆轮只是普通的截断式摆轮,没有平衡叉,只有3方位校正。




下图是21.29的浪琴导航表


21.29和24.99的对比
[size=0.83em]9 分钟前 上传
下载附件 [size=0.83em](76.4 KB)




LotImg10875.jpg (86.1 KB, 下载次数: 0)




头像被屏蔽
abc5650555
82#
发表于 2012-7-9 17:13:0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3#
发表于 2012-7-9 19:25:25 | 只看该作者
TFS...

Bookmarked here.
84#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00:31:40 | 只看该作者
英国还坚持用芝麻链的Marine Chronometer到二战之后,但很多国家都没有坚持了,毕竟材料技术不断提升。参考以前的资料,二战时期英国的HS1就是芝麻链,同时期德国的B-uhr计划不再要求使用芝麻链。
http://www.watchlead.com/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198

  这次这只是甲板表(Deck Watch),一般船上是一只芝麻链冲击式擒纵的船钟+甲板表配合配合使用,船钟放在船舱里面比较安全的地方,甲板钟则放在舰桥上偏于观测,两者每天都要同步。到了靠岸的时候,由于甲板表便携,所以就可以带到当地的天文台重新校准,校准后再回船上校准船钟。
  甲板表虽然作为辅助计时,但也需要非常精准,而且考虑到船上的震荡比较大,所以甲板表通常都非常耐震,记得有位老师傅曾经说甲板表是最优秀的计时器,精准、可靠。可能由于甲板表便携,所以很多都随着船只的退役给拿走了,现在市场上高素质甲板表的价位甚至比船钟更高。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07:38:1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钻数也不是决定高级与否的唯一因素,很多三问怀表钻数不高,但打磨工艺很优秀,比如杜桑Touchon,23钻、25钻都有,但钢件的打磨,无论是里外都做得很高级,而且都有高级校正,一点都不见得低级。就连PP,历史上也做过低钻数的问表,隐约记得25钻的三问,21钻的两问都有。

alang_image.1515916.jpg (120.05 KB, 下载次数: 24)

alang_image.1515916.jpg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07:39:04 | 只看该作者
机芯是表的灵魂,坚持机芯第一!不过,好马配好鞍,好壳配好芯,有一定的规律,在不能判断机芯素质的时候,从壳入手分析会有指导意义。不过这种规律好像只适用于欧洲表,美国表就不一定了。
8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07:40:52 | 只看该作者
“黄机不如白机”,总体上是对的,不过:欧洲本土销售和出口南美的怀表,包括瑞士、德国,都大多以鎏金夹板为主,出口美国的则镍合金夹板为主,这是两边市场的审美观不一样所致;一些超顶级怀表机芯,比如很多西敏寺三问也是鎏金夹板的
“薄壳不如厚壳”,Art Deco年代,审美观倾向简洁的风格,轻薄装流行,所以很多顶级怀表都是薄壳。

8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07:42:50 | 只看该作者
怀表还是看国外,国产怀表无论历史、工艺、技术、稀有度都没有亮点。
8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12:33:12 | 只看该作者
铂金表的价值高主要是由于数量稀少的原因,材质的价值现在比黄金还低了。
9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12:34:03 | 只看该作者
古柏林是瑞士一家历史悠久的珠宝店,很多高级表厂都做过他的订做表,而且市场价值往往较高。
91#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14:21:46 | 只看该作者
汉密尔顿当年最高级的朝天摆铁路表是946,当然上面还有个EXTRA级别的叫947,但太稀有也太昂贵了(只有308只,市场价过万美元)。论素质、打磨、用料都是顶级的,连夹板底下都有鱼鳞纹打磨,可以说是美国表的代表作。

946,产量10692只。

[size=0.83em]半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size=0.83em](104.91 KB)





947

92#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15:03:14 | 只看该作者
947是猎壳用机芯,机芯上多了“EXTRA”字样,其实是当时943(相当于猎壳版的940)的特级版,根据厂家的资料,打磨、用料、校正其实跟946一样,只是稀有的原因导致价值高,如果只是欣赏把玩的话946是很好的选择。
93#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05:02:04 | 只看该作者
要实现功能估计不是问题,现代的辅助设计手段这么先进,想做就可以做出来,但修饰的工艺就不是现代化装备可以完成的,很同意国产机器老师说的“历史沉淀”,这可不是急功近利可以做得到的。
94#
发表于 2012-7-13 08:34:11 | 只看该作者
进来学习一下。
9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6 15:09:57 | 只看该作者
齒輪打磨後接觸面減少, 承受力也減少.

Fillet, 与 Chamfer是兩種不同的倒角, fillet 的感覺較次等, Chamfer的難度高很多,
chamfer 原來的作用是利用反光加強輪廓做形, 特出立體感, 夾板倒角最明顯.
工能上是防刮手, 或減少磨擦.

齒輪結構面做適當的打磨可增加流暢度, 但做成有圓弧形的fillet打磨個人覺得是多餘(over-done)的, 也失去機械原有的機械力量(power)感,
你的Howard的狼牙的impact 比 大小钢轮齿轮倒角的強得多, 狼牙也源自歐洲的.

太過多的打磨, 等如歌星全首歌都用假音, 買弄技巧, 欣賞与否, 就見仁見智了.
9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6 15:23:17 | 只看该作者
全校正HCIP圖的倒角算是 chamfer (斜邊), 還有少許"弧位"!!! 馬仔倒角是 fillet (圓邊).


其實齒尖打磨也不能說成多餘的, 它對某些"高級"品牌是很重要的, 至少它是高價錶抬高價錢的賣點, 而且也較容易做.
試想一下所謂世界頂尖品牌現在那一個夠膽用"準時"來做賣點? 什麼天文臺認正也是一個"自說自話"的指標, 又是為了抬高價錢, 壓底生產水平的技兩!

9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6:25:2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高级的三问怀表,主要体现在机芯上。
机芯是积家的路子,基本上要用钻的地方都用,可称全钻了;钢件倒角都作足了,连狼牙齿都有倒角;摆轮也很高级,看到铂金的摆钉了......这些元素都在最高级的机芯上才有,这只都齐了。至于鎏金夹板是否高级的问题,其实鎏金夹板和镍合金夹板在欧洲来说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同时期欧洲市场比较喜欢鎏金夹板,而北美市场则更接受镍合金夹板,只不过现代的审美观细化白肉,所以镍合金夹板机芯的市场价较高而已。
9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6:31:40 | 只看该作者
感叹下瑞士的机芯打磨
好久没上ebay,一上去就发现一只毛胚机芯在卖,通过跟打磨修饰好的机芯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瑞士顶级打磨修饰工艺的水平,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毛胚

3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155.63 KB)




成品

3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230.36 KB)




下面是上图牵涉的工艺的一些大图,可以看得更仔细

倒角夹角

3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29.44 KB)



锐利的尖角

3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26.44 KB)



整齐细密的鱼鳞

3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9.99 KB)



钢轮齿间倒角

3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39.24 KB)



黑色抛光的钢件

3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91.69 KB)



宝石沉孔抛光

3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85.05 KB)



螺钉边缘和狭槽倒角

3 小时前 上传
下载附件 (91.67 KB)



        这些工艺的实现,需要技艺高超的制表师沉着、认真、不计成本地操作,据VC厂的资料显示,单是夹角倒角的培训就要18个月!很赞同国产机器老师之前的看法,瑞士工艺是百年历史沉淀,不是急功近利做得出来的。
        有时候真的感觉咱们怀表迷很幸福,以比新表低很多的付出就可以享受到如此高级的修饰艺术,岂一个爽字了得?


9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09:52:34 | 只看该作者
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和加工精度的提高,很多怀表的元素在手表机芯上已经消失。比如上链用的狼牙轮,因为发条材料的改善,所以40年代后连PP的怀表的摒弃了,更不用说手表;金套筒消失了,因为加工精度提高了,宝石轴承的制作技术也成熟了;平衡擒纵叉没了,因为摆频提高了,重叉用不上...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08:02:00 | 只看该作者
http://watchlead.com/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9333#lastpost

 1888是型号,就是说这个机芯是1888年设计出来的、尺寸16S。当时的华生可是美国表业的老大,后期的龙头老大汉密尔顿还没出世,所以说是处于华生最辉煌的时期,而且这个时期也是美国表业最辉煌的时期,比同时代的瑞士表业领先不止一个身位,再往后瑞士才在美国机械化制表技术的支持下获得突破。就量产型机芯来说,1888是华生怀表中公认仅次于1872的型号,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高质量、量产型怀表的标杆,大家留意下可以发现,很多同时期的欧洲怀表,机芯的版路设计都跟1888很类似,比如鼎鼎大名的欧米茄19令、艾斯曼高路云......
  1888是分离式3/4版路,中高级的版本都配置了金齿轮、金摆钉、华生专利微调、夹板做了典型的大马士革花纹打磨,而且越高级越华丽。瓷盘也是一绝,当时的美国瓷面工艺领先世界,是同时期的瑞士(即使是PP)瓷面没法比的,瓷面、刻度的烧制技术即使是现代也复制不了。这次这两只的瓷面就可以把PP的瓷面都比下去。
  第一只是riverside级别,这只17钻开面式的机芯产量是8934只。属于1888的中级产品;
  第二只是Amn watch co级别,这只17钻开面式的机芯产量只有478只!属于1888的高级产品!单看夹板的打磨就知道比第一只高级很多。
  1888最顶级的是Riverside Maximus和American Watch Co,真正是极品级别,下图是一只19钻American Watch Co级别的1888,大家看看美怀由内至外的豪华!

3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80.09 KB)




3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9.33 KB)




3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6.59 KB)




3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8.98 KB)




3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73.26 KB)




3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0.28 KB)





3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63.07 KB)





3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50.74 KB)




3 天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1.13 K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20 07:48 , Processed in 0.563317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