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Omega同轴擒纵的变迁

    [复制链接]
45900244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11: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说,原本的同轴跟现在雅典的双向擒纵很像啊! , m. I  ~5 |7 j
沙发
发表于 2012-9-16 11: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理表 发表于 2012-9-15 19:39 6 a7 g' U8 z" }# _" Y  a
确实很像,设计灵感是同源的

. Q3 E( v' m$ W$ I# K! L6 y以宝鸡的自然擒纵为灵感的后续型擒纵里边,哪个最佳?丹尼斯?欧记?还是雅典的版本?
板凳
发表于 2012-9-16 11: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理表 发表于 2012-9-15 19:53 / u% j; q* {$ K7 o( n. l
呵呵,没那么深的研究,说不好!
. L& f; m: Z4 `) p% Y. p/ b还是让历史带选择吧3 N9 A, U5 G1 t/ s
不过个人还是喜欢雅典的.

5 m" @9 M6 U. d我也是倾向于雅典
地板
发表于 2012-9-16 12: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OHSEAL 发表于 2012-9-15 20:24 , l) P9 q% J2 s. z  ?2 p% h
同轴与传统的马式擒纵比,主要的优点是什么呢?

; z% v; L# i0 E  t据说初衷是降低能量损耗和机械磨损,从而达到无需保养的效果。
5#
发表于 2012-9-16 12: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shek329 发表于 2012-9-15 20:29 7 ~, Z9 `3 t; P' J; C" G
这个呢?
1 ]$ ~& b( A' e. Z# S! }0 T
多一个擒纵齿,多一层擒纵轮,有什么实际意义?美感?还是炫技?
6#
发表于 2012-9-16 12: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泉 发表于 2012-9-15 20:47
( I7 P2 z6 X5 j& F* B5 O2 m# L) c同问 。
% @% R, ]3 @& @' o
真搞不懂现在的人
7#
发表于 2012-9-16 13: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理表 发表于 2012-9-15 21:00 ) G0 {( A9 n! F
摆轮运动的力来自擒纵轮的直接或间接(另一个方向通过小轮推动擒纵叉间接带动摆轮)的推力,而不是普通擒纵的 ...
4 c, e! _! Y9 W5 r
同轴擒纵其实磨损很大。。。效率也不见得高,毕竟手表所处的条件比怀表复杂得太多
8#
发表于 2012-9-16 13: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理表 发表于 2012-9-15 21:07 # a% w  p; ~: F3 w* T7 F
嗯, 零件尖端承受的力感觉比较大
. ?* I$ M& x, G而且,太精密和复杂总是容易出问题.

8 t! z6 L3 Z' c1 b* f这就是我推崇简化机械的原因(注意,不是简陋!),毕竟能量消耗低的东西往往命长一点
9#
发表于 2012-9-17 03: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金沙 发表于 2012-9-16 11:19 . V, R! I$ H/ p2 ~+ ?
石版这个`好眼熟啊!是哪个什么立体日月星吗?

  C0 t& o6 @% BPaul Galber的立体月相表
10#
发表于 2012-9-17 04: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金沙 发表于 2012-9-16 11:40
6 V% {; D: I) i恩`就是哪个`

9 R% Q% G- e4 F. C6 q$ Y. a这种货色太坑爹,不建议碰
11#
发表于 2012-9-17 06: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金沙 发表于 2012-9-16 13:29 $ X4 U: ]9 S9 b* y& S0 [! J- ]: H
我可买不起!
' {) C1 B6 `2 [- t6 N
也不需要去想
12#
发表于 2012-9-17 08: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金沙 发表于 2012-9-16 15:33 + b* Z, b# j! P( T1 ?: G
恩,现在更多的是看`
5 G" H$ X; M9 B! X) P, n3 j0 R* L
这话对路,谋定后动是正道,免得交学费
13#
发表于 2012-9-17 10: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PPBG 发表于 2012-9-16 18:40 . w6 z$ u4 Z) z( ]' _, ^; P2 z
我总觉得,原来两步完成的动作,要分解成四步,每一步消耗、传递的能量似乎比原来的每一步要小,但整体消 ...
' D1 w  _# U( }( A
其实效率和耐用度最高的擒纵是什么?
14#
发表于 2012-9-17 1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PPBG 发表于 2012-9-16 18:51
0 o! {) x; L' T- ~: T" l2 y$ t我觉得目前的杠杆擒纵的大刀阔斧式的方式挺好,简单实用。效率和耐用度最高的,没研究过,就不知道了。
+ }/ q0 K1 V# j8 w+ |/ ^- x
我也这么认为,不过雅典的双向擒纵效果也不错,就是需要使用新材料(理论上是)
15#
发表于 2012-9-17 11: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PPBG 发表于 2012-9-16 19:15 6 m2 u2 n7 Z/ ?/ E, v  }
我觉得,钟表技术发展至今,除了新材料的运用以外,对技术的创新已经很难了。结构布局如何变换,已经不能 ...

( ], S% v- J( I0 S2 Y作为同轴的直接的受害者,我同意您的说法
: o% _) K  I% z! B! M8 ?  g2 k
. B% |* e5 v- t0 S3 |" Y9 a1 i4 d所以我宁愿专攻古怀表,也基本上不会再怎么碰现袋表了。
16#
发表于 2012-9-17 12: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理表 发表于 2012-9-15 21:07
: G% U+ [( g" \* a嗯, 零件尖端承受的力感觉比较大& t3 N& I- ]7 X  _
而且,太精密和复杂总是容易出问题.

1 |/ G+ G% m, O% k) s5 j( R# e, B( {& c
原来PP也试用过同轴。。。  T+ n1 l9 y# @# ^6 F
17#
发表于 2012-9-18 08: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理表 发表于 2012-9-17 04:02
' ]; p6 c" p$ Y" B6 [7 U7 N- ]) p只听说当年推荐给他家过,没想到真造过...
& `  w. E0 h8 ^
而且版本跟现在看到的还不一样。。。看来老爷子真的是饱经风霜啊!
18#
发表于 2012-9-18 09: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suwenyu 发表于 2012-9-16 22:08 ; d. L5 v" v0 `2 a$ t" h$ y5 i
Omega在腕表上的同轴,因空间问题,与原设计比,还是属于简化。2 t. ^6 n8 o, C$ m

+ e* ~1 {! P9 E. B2 f在新型擒纵的开发上,小生认为Audemars  ...
( K+ Z: s2 D+ N  W
双向擒纵又算什么?
19#
发表于 2012-9-18 10: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suwenyu 发表于 2012-9-17 17:56
$ ?) l' J! R  c% O  C0 KUN的双向擒纵?, d0 E+ Q# f9 \5 s; `
那个也是技术派。但也是属于复杂化的思路。
& o6 ~4 o; ^: WUN战后的产品,水平很参差。
; Y$ j0 D, \5 U7 K8 e
这一点我知道,不过手表里边我只迷奇想1.5,就是我上过图的那只
20#
发表于 2012-9-18 11: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suwenyu 发表于 2012-9-17 17:56 1 \" v5 t+ u0 {9 \) e
UN的双向擒纵?7 q! A- J' m- u2 s, J
那个也是技术派。但也是属于复杂化的思路。
( z' r( V* E* |& ?  h, l  R8 A% WUN战后的产品,水平很参差。

; k4 R& [! U2 f( j4 A% e真正意义上属于就彻底简化机械思路的作品有哪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9 11:39 , Processed in 0.314788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