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SWATCH集团小品牌] 你觉得swatch group的命长一点,还是历峰的命长一点?

  [复制链接]
2547682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00:5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ndanzero 于 2011-10-1 01:11 编辑 <br /><br /><div class="quote"><blockquote><font size="2"><font color="#999999">shek329 发表于 2011-9-30 20:10</font> <a href="forum.php?mod=redirect&amp;goto=findpost&amp;pid=657097&amp;ptid=40259" target="_blank"><img src="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border="0" alt="" style="max-width:400px"></a></font>
GO比朗格要狡猾得多。当初GUB是个经营不善的国企,但有人力和设备。朗格回来谈收买品牌权的时候,提出要入股 ...</blockquote></div>
<br>


就像我所说,形象是金钱堆砌,收购机芯厂也是形象所需。以行内的眼光来看,swatch跟历峰的矛盾其实很大,而历峰不但跟swatch有矛盾,甚至跟其他很多品牌和集团都有矛盾。既然大家都不喜欢大家,那不如日内瓦、巴塞尔两展分开。可能你没有感受到,但是我却这么觉得。

至于go跟朗格的故事,go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不会卖表只会做表的顽固东德人,朗格就是一个懂得借力的生意人。朗格也有自私的时候,在他的宣传历史里几乎把整个德国表业的功劳都归功与朗格,但其实朗格只是个开路人,之后很多后人的贡献是只字不提。其实当时有才华的并不只朗格一个。想比较完整的知道格拉苏蒂小镇的历史不但要两个品牌的历史相结合,还要自己思考和发掘。

go的钢款我也觉得不是全部都实惠,但是骑马同样价格之下,90机芯,66机芯,96机芯,65机芯,这些比绝大部分品牌都用心。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 00:48:36 | 只看该作者
自产芯一方面是逼出来,一方面是形象塑造。其实如果不是有大集团撑着而又资金充足的品牌不会随便开发新机芯,因为这会动用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新机芯需要长时间测试,但又赶着快速推出占有市场那其实是很冒风险,因为eta等swatch旗下机芯厂的机芯发展了这么多年,各机芯结构上已经无法超越,如果耗费这么多资金和时间造个机芯还不如eta,那不如直接就买个eta。最多把它改装的更高级还实际。

如果真的如23楼所语言一样自产芯占半壁江山,我也敢说,真的这样的话也只是暂时,因为将会有很多经不起考验的自产被淘汰掉。
24#
发表于 2011-9-30 22:55:12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厂家搞自家芯也是没办法,厂家限供,不开发玩不转.
有集团优势,开个自家芯难度也不大,比如历峰,积家可以搞掂很多兄弟姐妹.
23#
发表于 2011-9-30 22:16:05 | 只看该作者
大胆预言一下,今后10年将出现,自产芯和统机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
22#
发表于 2011-9-30 21:5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缪斯 于 2011-9-30 22:17 编辑

最近几年,立峰旗下很喜欢搞自产芯

PS爱马仕(属于路威名轩集团)也有收购机芯厂。
21#
发表于 2011-9-30 21:59: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缪斯 于 2011-9-30 22:11 编辑

以前在“名表”看见很多人说,开发自产芯,技术如何如何难。
现在Lange,沛纳海,百年灵,都很快的开发出自己的机芯了。
连卡地亚也有自己的机芯

看来不是技术问题,是如何赚钱的问题。用超低成本的EAT可以在轻松赚大钱。
用自产芯可以提升品牌形象,还是可以在产量很小的情况下赚大钱。



20#
发表于 2011-9-30 21:59:36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机械表已经由一个计时器,变成了珠宝。作奢侈品是不需要技术的。
看N个品牌在用EAT的2824和2892就知道了。上世纪60、70年代的技术。为什么那么多表款在用?还不是因为在保证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够廉价。
19#
发表于 2011-9-30 21:44:35 |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1-9-30 20:1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ek329 于 2011-9-30 20:23 编辑

GO比朗格要狡猾得多。当初GUB是个经营不善的国企,但有人力和设备。朗格回来谈收买品牌权的时候,提出要入股GUB,大家一起搞,但当地不干,只卖回给朗格一个牌子而已。结果,朗格在当地另开一家表厂,雇了当地人,又带来了资金和瑞士技术。GO有样学样,按照类似的路子做表,但故意把等级放低,坚持生产钢款,与朗格错开了市场定位。但是,价格实惠是GO生产钢款给消费者产生的一种感觉,金款的价格并不算实惠,何况它的技术与朗格是有差的。
朗格和VC之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VC的品牌形象其实一直很牛的,从来不需要造别的牌子。他们唯一的联系仅在于积家,VC长期与积家合作机芯,而积家原来和万国、朗格是一个东家,历峰要收购他们只能一起收,现在看来,当年这笔钱花得绝对值。

SWATCH和历峰两个集团目前矛盾似乎还不大,定位错得开。
SWATCH拥有瑞士制表的最核心技术,欧米茄是中高档里面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品牌之一(大概仅次于劳力士),至于宝玑,我觉得至少它的外部工艺是世界第一的水准。S集团的中低品牌占有率也大,ETA的所有资源当然优先优惠给自己品牌用。S集团的走货量惊人,拼市场占有率几乎无所不用其极。
历峰偏向擅长打造奢侈品牌,市场方面,也许历峰卖的东西比较讨巧,款式噱头与价格很迎合经济新贵。现在看来这招是越来越有效,因为所谓“独家技术”对于有钱的品牌来说越来越不是难题了,很明显的例子是万宝路这个三流腕表品牌与智慧女神合作一步登天,沛纳海可以买下一个机芯厂,卡地亚可以通过收买豪爵的技术获得日内瓦印记,……



17#
发表于 2011-9-30 19:55:07 | 只看该作者
dandanzero 发表于 2011-9-29 13:10
手表升值是假象。升的大部分都只是公价,真正能炒的只有少量限量版。还有就是集团会到拍卖会高价买回自己的 ...

看得比较透。。。
16#
发表于 2011-9-29 22:16:0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但本人还不敢评论些啥,还是个新手啊
15#
发表于 2011-9-29 22:12:07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好, 一般人的想法是越贵越好
14#
发表于 2011-9-29 22:05:59 |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不错,写的很好。
13#
发表于 2011-9-29 21:45:34 | 只看该作者
高端贴,低手顶一下高端贴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21:02:40 | 只看该作者
OHSEAL 发表于 2011-9-29 12:37
哪间集团赚钱更多?

我的看法是觉得swatch group赚得多,最起码他是稳赚的。因为无论对手卖得多好,最原始的机芯和总要零件还是跟swatch group买的。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21:0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ndanzero 于 2012-3-27 21:47 编辑

怎么没人发表呢。下午又有朋友跟我讨论VC跟宝玑。朗格跟GO的问题。我就跟他举了一个例子,虽然GO给人感觉都不够顶级,但是朗格的顶级感觉又是靠什么塑造出来?是金钱堆砌出来。朗格一根皮带轴都收我200块钱一根。GO一根是50元港币。东西却是一样的。其实曾经有一个机会我跟GO设计部当面反映过,为何有些机芯不做黄金套筒蓝港螺丝和雕花?为何不把东西都加进去,这样看上去更高级。那个德国佬居然很淡定的跟我说,这些是简单机芯,根据德国制表守则是不能用这些装饰的。我也问为何不用德国银做夹板。德国佬说德国银太软,不够坚固耐用。当时我就不知道怎么对上了,真是顽固的德国人。原来朗格的高级可能是牺牲了很多本来要坚持的传统和守则。但是GO也应该想想,时代在进步,应该吸收别人的好处,而不是一味固步自封,这样只会搞死自己。

再说到VC,有一样我还蛮欣赏的,寸绘跟面具系列,表盘做得很好。但是深入想想,这些其实只是用来塑造形象,消费者最多买的并不是这些,也没可能全部买这些。这么多年来技术没创新,一味吃老本。pp做什么他就跟着做什么。最后发现赢不了pp了就造个朗格出来。

宝玑就不同,宝玑的款式一看就知道是宝玑,每一支款都老老实实做表,也少见(原本说不会,结果还是有的)大表装小芯。用现代创新的技术演绎传统的风格。价格还合理。做自己个性的东西。但是依然还是犯下集团的老毛病,管理不完善,总是给人第一级的印象。但是如果VC跟宝玑比,我会跟朋友们推荐宝玑(以后有没有改变我不保证,起码现在我是这么想)。

总体来说,所谓形象和品牌价值都是金钱堆砌出来,品牌价值需要长期的资金注入,但是高品质是永恒的。我想,到哪一天市场到了十分成熟的时候,历峰这种手法就会不好使了。因为消费者知道原来曾经价格虚高的某品牌,他的本质是跟某个曾经不起眼的品牌是一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知名度 +4 收起 理由
insectzone + 2 狂顶楼主,可惜还没摸过宝鸡和狗!
OHSEAL + 2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10#
发表于 2011-9-29 20:40:34 | 只看该作者
历峰产品的关注度要高一点吧?
9#
发表于 2011-9-29 19:59:12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9-29 15:58:03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不错。请楼主继续深挖
7#
发表于 2011-9-29 14:25:1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16 22:10 , Processed in 0.33592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