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钟表基础知识] 名表通经典回顾集

[复制链接]
35945287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8:12:0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最美浪琴计时之13.33

浪琴3大计时 13.33--13ZN--30CH ,这3款浪琴自产的计时机芯可以说是浪琴的巅峰之作,相比没落的今天,当年的浪琴是多莫的强大有生命力啊~~~~13.33是从怀表转向腕表的产物,也是第一批腕表计时机芯,它的骨子里就透着怀表制作时期的手工气息,每个零件的精细打磨,真是难得的优秀作品,据说这枚机芯也是唯一能跟PP计时打磨相抗衡的机芯~~~它的打磨要我来形容就是一个字--------当年13.33的产量应该不多(相比浪琴的大产量)好品的更是少见,前面曾经有过一只英国版本的红12,据说只有英国版的是红色12~~~因为朋友喜欢那只转了出去,这种古董表一旦玩过就很难离手,没有了会时不时想起它的美,它的版路,它的打磨钢件,它的狼牙轮~~~~所以一旦再碰到,那是绝对不会犹豫就会瞬间拿下~~~~~~
这款表36MM表经,磁盘,双底盖,18K黄金表壳,蓝钢表针,鎏金的夹板,搭配精细打磨的钢计时组件~~~整体的协调感真是让人看了又看然后还想看啊!!!!!

我也不会写什么文章,大家就欣赏下图片来体会它的美吧~~~~

0082.jpg (233.64 KB, 下载次数: 1)
2011-8-31 14:18:29 上传
下载次数: 1





0162.jpg (260.21 KB, 下载次数: 1)
2011-8-31 14:18:30 上传
下载次数: 1





0212.jpg (242.56 KB, 下载次数: 1)
2011-8-31 14:18:31 上传
下载次数: 1





0242.jpg (244.53 KB, 下载次数: 1)
2011-8-31 14:18:32 上传
下载次数: 1





0202.jpg (151.41 KB, 下载次数: 1)
2011-8-31 14:18:32 上传
下载次数: 1





0292.jpg (235.2 KB, 下载次数: 1)
2011-8-31 14:42:43 上传
下载次数: 1





11122.jpg (163.76 KB, 下载次数: 1)
2011-8-31 14:57:18 上传
下载次数: 1





美不胜收~~~~~~~~~~~~~

这个表能精确到5分之1秒计时,具体的读法我还没细研究过,不知那位高手能指点一下~~~

浪琴是1905年开始开发腕表的,到1983年L961的开发结束,可以说从83年开始浪琴已经不是以前的浪琴了ETA彻底取代了自产的机芯,一个曾经辉煌的品牌走向了落寞~~~所以玩老浪琴成了钟表玩家的一种追求,如果你自诩是一个钟表收藏家而你却没真正把玩过3大浪琴计时,那真是涂有虚名哦~~~在3大计时里 13ZN应该是名声最大 升值最快的了,10年前3款表的价格是13.33大于13ZN大于30CH,而现在是13ZN大于或等于13.33大于30CH,市场的认知度和定番的设计是价格一路走高的主要因素,我也一直在寻觅13ZN,无奈不但价高而且很难寻到特别满意的,所以一直没能如愿~~~~~30CH也是非常的经典,尤其是壳面的多样话,以前很便宜的,70年代的库存品也很常见,可惜以前不懂,现在想买一只库存的价格都是6位数开外,不但高而且难寻,所以暂时也没能如愿,我想作为一个玩家,能收齐一套浪琴计时是非常有意义也是很有潜力的,就像最后这张黑白片片一样,他们的美无论是否有色彩都是掩盖不住的~~~~
胡言乱语了半天,大家还是欣赏片片吧~~~~~~~~~

0132.jpg (297.36 KB, 下载次数: 1)
2011-8-31 14:30:21 上传
下载次数: 1





0112.jpg (210.5 KB, 下载次数: 1)
2011-8-31 14:33:56 上传
下载次数: 1





0293.jpg (227.73 KB, 下载次数: 1)
2011-8-31 14:41:51 上传
下载次数: 1





0262.jpg (162.13 KB, 下载次数: 1)
2011-8-31 14:46:36 上传
下载次数: 1





0182.jpg (225.97 KB, 下载次数: 1)
2011-8-31 14:50:11 上传
下载次数: 1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8:14:19 | 只看该作者
计时(1)30CH

第一只,也是最近才收到的浪琴自产计时机芯30CH,在计时的收藏中也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项目了。
喜欢玩古董计时的朋友应该都会对它有所了解。
年初,姚兄曾贴出过两只30CH,当时我那个煎熬啊,电话给了不少朋友咨询,姚兄也给过很中肯的建议。
日本地震后,还经常想那两只不会给毁了吧!
心想当时如果拿了另一只K金的(库存的那只在我犹豫中已经被人买走了),它的遭遇会不会没那么惊险呢?

在这里也要特别的感谢帮我拿到这只计时的好友,没有你的帮助我是无法和这只表结缘的,谢谢!
BTW:菱角、拉丝、品还是蛮不错的吧?呵呵



IMG_1086.jpg (237.58 KB, 下载次数: 2)
2011-8-28 19:11:22 上传
下载次数: 2





IMG_1092.jpg (194.33 KB, 下载次数: 2)
2011-8-28 19:11:24 上传
下载次数: 2





IMG_1096.jpg (132.68 KB, 下载次数: 2)
2011-8-28 19:11:26 上传
下载次数: 2





IMG_1097.jpg (118.17 KB, 下载次数: 2)
2011-8-28 19:11:27 上传
下载次数: 2





IMG_1099.jpg (187.63 KB, 下载次数: 2)
2011-8-28 19:11:29 上传
下载次数: 2





针、面、壳、后盖、机芯
IMG_1100.jpg (161.71 KB, 下载次数: 2)
2011-8-28 19:21:29 上传
下载次数: 2





IMG_1101.jpg (161.34 KB, 下载次数: 2)
2011-8-28 19:21:30 上传
下载次数: 2





IMG_1102.jpg (167.86 KB, 下载次数: 2)
2011-8-28 19:21:32 上传
下载次数: 2





IMG_1104.jpg (194.21 KB, 下载次数: 2)
2011-8-28 19:21:34 上传
下载次数: 2





IMG_1105.jpg (276.04 KB, 下载次数: 2)
2011-8-28 19:21:37 上传
下载次数: 2





没有三角架,拍微距还真是件技术活
IMG_1113.jpg (205.61 KB, 下载次数: 2)
2011-8-28 19:23:33 上传
下载次数: 2





IMG_1106.jpg (200.21 KB, 下载次数: 2)
2011-8-28 19:23:35 上传
下载次数: 2





IMG_1107.jpg (281.98 KB, 下载次数: 2)
2011-8-28 19:23:37 上传
下载次数: 2





IMG_1109.jpg (238.83 KB, 下载次数: 3)
2011-8-28 19:23:40 上传
下载次数: 3





IMG_1111.jpg (268.72 KB, 下载次数: 2)
2011-8-28 19:23:42 上传
下载次数: 2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8:19:17 | 只看该作者
新年新计时~~~~初三戴浪琴计时13.33~~~~


边上是PP
003.JPG (257.42 KB, 下载次数: 0)
2011-2-5 21:10:24 上传
下载次数: 0





甲板的日内瓦条纹底板的鱼鳞纹打磨
006.JPG (250.65 KB, 下载次数: 0)
2011-2-5 21:10:25 上传
下载次数: 0





13.33的印记
007.JPG (279.17 KB, 下载次数: 0)
2011-2-5 21:10:27 上传
下载次数: 0





这个箭头是代表啥呢?雕的很精细
008.JPG (261.77 KB, 下载次数: 0)
2011-2-5 21:10:29 上传
下载次数: 0





手工的感觉很明显


164#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8:48:37 | 只看该作者
奢侈品比较特殊,它的价格一般不是由成本决定的,主要取决于消费者荷包的大小,如老师说的二、三个月的工资,不管采用了什么高效率的技术,如CNC,降低了成本,但价格不会降,因为消费者想用几个月的工资收入显一把,那为什么厂家会改进新产品品质呢,这是为压倒竞争对手的需要。利益最大化是厂家的生存的根本,如何利益最大化?厂家会利用一切非常规的因素。
----李达
16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8:50:20 | 只看该作者
牌子不炒作,价格如何能升的高呢!
这样的话题,也不是我们这样的人讨论的
除非是站在金字塔尖的那些人联合起来制定新的规则!约束规范各个表厂的产品!
再说市场绝对价格,我们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即使不认同某个品牌,某个款式,但世界上更多的人认同,那么我们这一小群人的意见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要说实用精工5号最实用了,机械机心,自动,双历,还他妈透底,价格才几百!
可是你看看这里面的表友,又有几个会带他?

----白金沙




16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18:51:44 | 只看该作者
对品牌,产品,营销,广告,什么的讨论,其实我们是没发言权的。
人家也不会重视和采纳我们这样的普通人的意见
纯粹的探讨一些表款,机心的好坏更实际点。
无论是古董表,怀表,近代表,或者是一些怀表机心,自动机械机心,手动机心这些


------白金沙
16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09:24:34 | 只看该作者
946是最好的美国铁路表品牌汉密尔顿(HAMILTON)旗下所制造过的最顶级朝天摆铁路表,所以其收藏意义及价值在铁路表中都是非凡的。制造年代是从1904-1921年,16年的生产历程只制造了10692只,是汉弥尔顿品牌中最顶级的18寸铁路级怀表(外壳直径为55MM)。在946初出的年代,汉弥尔顿的质量已经是首屈一指但还未登上铁路表界王者地位。利用946款式的推出汉弥尔顿奠定了自己为高档铁路表之王的地位。946有许多高档特征是别的铁路表里均未能有的,它也是所有美国怀表中打磨最为华丽的机芯(当然其他品牌也有非常华丽的打磨纹路,但都未有能超过946的,最多也不过相等)946是块早期铁路表所以款式为朝天摆,有铁路表中最高钻数23钻,是所有汉弥尔顿朝天摆铁路表中唯一拥有23钻的款式。其打磨花纹遍布整个机芯版路,无一处遗漏,有阳光式鱼鳞纹,彩带式绵密小线条,波浪式交叉大线条,甚至还有类似太极的阴阳圆形打磨,华丽程度已经达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在美式怀表中,机芯打磨的华丽及美观的极致非946莫数。23钻的946带有全金钻套,轴承以红宝石为钻,擒纵叉上的钻是无色蓝宝石。由于它顶级的地位,汉弥尔盾在机芯隐蔽处也做了许多处理,像是底盘的双面全面打磨,发条盒的全面鱼鳞纹打磨,而且它还带有月牙形平衡式擒纵叉,宝鸡双层蓝游丝,温差调整双截摆轮加上实K金螺丝等等特征。可以说在当年946是让欧洲制表业胆寒的精品,也是世界最准,最耐用,最华丽的怀表之一了。

这块透底是属于收藏家(或原表主)自制的透底,由于铁路表大多是旋盖的,因此,找个款式完全相同的怀表壳,将前盖(透明玻璃)换到这块的底盖上就成了透底的了,呵呵!不过,这样做的成本较高,不过,与随时能够欣赏华丽的机芯的快乐相比,这点损失真不算什么!
DSC01490.JPG (101.15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0:56 上传
下载次数: 0





DSC01491.JPG (125.62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0:56 上传
下载次数: 0





DSC01492.JPG (123.76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0:56 上传
下载次数: 0





DSC01494.JPG (103.27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0:56 上传
下载次数: 0





DSC01495.JPG (85.66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0:56 上传
下载次数: 0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09:25:40 | 只看该作者
汉密尔顿992是汉米尔顿产量最大,生产时间最长的主打铁路表款。用的也是实金钻套,实金中心轮,手工打磨等等。有着浓郁的美国风格,是用铁路表的代表作之一。
这块透底壳是汉米尔顿原厂的作品(正反两面都带有hamilton标识),称为salesman display case. 材质为镍。这种壳是当初在销售怀表机芯(美国的怀表都是机芯和壳分开销售的,客人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让销售提供不同的壳和机芯以及盘面的搭配)时用来向客人展示华丽的机芯打磨的,现在,由于手表的打磨单调,人们又开始迷恋怀表,因而这种壳反而收到了美国藏家们的热爱,成为收藏界的宠儿。
DSC01501.JPG (84.78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1:11 上传
下载次数: 0





DSC01502.JPG (88.68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1:11 上传
下载次数: 0





DSC01504.JPG (70.45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1:11 上传
下载次数: 0





DSC01505.JPG (73.26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1:11 上传
下载次数: 0





DSC01507.JPG (87.41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1:11 上传
下载次数: 0





DSC01509.JPG (103.03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1:11 上传
下载次数: 0






16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09:26:09 | 只看该作者
在现在的怀表收藏界,大家所熟知的是汉米尔顿,但对于华生,除了知道它产量较多,是美国怀表四大品牌(埃尔金,汉米尔顿,华生,伊利诺斯)之一外,也许真的了解不多。但是对于辉煌的美怀历史,华生对于美怀在钟表界地位的贡献甚至是汉米尔顿都无法比拟的。1892是当时华生打磨及做工最好的铁路表,除了具有华丽的打磨花纹外,用料也代表了美怀做工实在的品质:黄金套筒,黄金摆钉,连极其具有华生特色的星型微调也是k金的,而且在一小部分vanguard级别(1892的最高级别)用的居然是钻石盖钻。用奢侈一词来形容其用料丝毫不为过。这枚就是vanguard 23J。钻石盖石。
这种透底壳也是销售展示壳。但没有华生的标识。
DSC01496.JPG (83.34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1:20 上传
下载次数: 0





DSC01497.JPG (73.6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1:20 上传
下载次数: 0





DSC01499.JPG (118.04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1:20 上传
下载次数: 0





DSC01500.JPG (124.11 KB, 下载次数: 0)
2011-12-31 21:20 上传
下载次数: 0






17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5:59:0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擒纵系统在整个机芯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好比人的心脏,那末游丝与摆轮就是左,右两个心室,它们的结构或者说制作工艺决定了一枚腕表的走时精度。

  在早期的袋表或是腕表中(上世纪30年代前),制作游丝的金属材料(主要是钢)对于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具体表现为:当温度上升时,由于物质的热涨冷缩效应,游丝的长度与厚度都会增加,从而增大了摆轮的摆幅,减缓了频率,最终结果就是表的走时变慢(反之也是同样的原理)。为此,制表师们设计出了所谓的“双金属截断式自动补偿摆轮”(cut bimetallic compensation balance或者叫Earnshaw balance 图一)。

图一 Earnshaw balance
2012-1-9 02:31:31 上传
下载附件 (22.99 KB)




顾名思义,这种摆轮的外缘由两种不同的金属制成,外层是铜,内层为钢,且在外缘靠近摆轮臂处留有两个切口。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铜与钢本身不同的膨胀系数,使摆轮的直径在外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自动发生改变,以抵消游丝的热涨冷缩效应。例如,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由于铜的膨胀系数要大于钢,摆轮外缘会向红色箭头所示方向内弯,缩小摆轮的有效直径并加快频率,从而抵消由于游丝变长所造成的频率减缓,最终达到提高走时精度的目的。反之亦是如此。

而摆轮外缘的校正螺丝则用于平衡摆轮——限于当时的制作工艺,一个人手制做的摆轮是无法达到完美的圆度,而且外缘的厚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匀。因此就需要在摆轮外缘添上这些校正螺丝,通过旋入旋出或是在中间加上小垫片以调节摆轮的重心,从而达到平衡摆轮的目的。但就“双金属截断式自动补偿摆轮”而言,其外缘最靠近切口的四枚螺丝(图中蓝线所指)由于其所在的位置往往也肩负着补偿温差效应的作用,通过对它们的调节,可以更好的配合摆轮外缘的温差变化(对摆轮的有效直径作更精密的调节),以求完美的效果。

此外,“双金属截断式自动补偿摆轮”有一个衍生的变种,它由制表大师Charles Guillaume所发明(Guillame balance 图二)。它的区别在于用镍合金取代了普通双金属截断式摆轮外缘内层所使用的钢,同时切口也相对的远离摆轮臂。由于采用了镍合金,Guillame balance相对于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这使得它更精密,并可以对所谓的“中间温度差”作调节;但同时,它也更脆弱且易损坏,往往只用于为参加天文台比赛而专门制作的表中,在批量生产的表里几乎不会采用此类摆轮。

图二 Guillame balance
2012-1-9 02:31:31 上传
下载附件 (21.39 KB)




17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6:5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7-27 01:12 编辑

2524:

积家的运动款丝毫不弱,只是受众少。
现代款Amvox - Aston Martin系列或是这两年复刻的Polaris与Deep Sea,论机芯、论设计、论工艺,尽显一线大厂的实力。反倒是那些为“运动”而运动的厂/款,本末倒置,华而不实。
抛开品牌影响力这个见仁见智的因素,仅从逻辑上判断,在技术领先的前提下,反而导致“质量控制”与“实用耐用性”发生问题的几率会大于技术差一档的?

又或者回到现实使用中,积家的那一款运动表有“质量”或是“实用、耐用”的瑕疵?



对PP闭门造车的自家印记有些不以为然,丑不去说它,曾经奉为圭臬的鹰匙,一朝弃若敝履。利字摆中间,甚么传承、风范、价值俱是过眼云烟......

好的表厂赚大钱的同时,也应对钟表制造这门传统工艺有传承,有发扬。

比起一干买芯填壳,尸位素餐的“大厂”来,芝柏也算是有技术,有担当。

偷偷地告诉你一个心得:黑迪白霸
  就超霸而言,无论款式美观还是稀有程度,浅色面盘(白/银)绝对是一个异类,也绝对值得去找。想得起来的款式如下:

  1.1968年(ST 145.012)专供意大利市场特殊款,不锈钢表壳,白面(White Dial),搭载Omega 321机芯,生产数量不详。
2010-10-2 12:56:00 上传
下载附件 (33.4 KB)
请教欧米茄登月哪一款,哪一年最适合收藏?谢谢!




  (此枚Pre-Moon乃是有记载的第一款浅盘超霸。除此以外,其独特之处在于三个小盘均采用了“阿波罗”指针以及类似于潜水腕表的固定式60分钟计时外圈。此表极为罕见,诸位勿将其与阿拉斯加的原型设计款式混淆,两者的区别请续览下文。)

  2.1970年(ST 145.0022)特殊款(阿拉斯加计划原型设计所用表款),不锈钢表壳,白面(White Dial),搭载Omega 861机芯,生产数量不详。
2010-10-2 12:56:00 上传
下载附件 (91.07 KB)
请教欧米茄登月哪一款,哪一年最适合收藏?谢谢!




  (此表与1968年特殊款的外观区别在于恢复了传统的黑色铝制计速外圈以及9点位的普通小秒针。)

  3.1980年(ST 145.0808/ST 345.0808)专供意大利市场特殊款,不锈钢表壳,银面(Sliver Dial),搭载Omega 863机芯(饰有日内瓦纹,透视底盖),限量1000枚。
2010-10-2 12:56:00 上传
下载附件 (69.06 KB)
请教欧米茄登月哪一款,哪一年最适合收藏?谢谢!




  (此表亦是第一款拥有透视底盖的超霸。)

  4.1994年(BC 148.0062/BC 348.0062)登月25周年白金**款,18K白金表壳,银面(Sliver Dial),搭载Omega 864机芯(天文台调校,透视底盖),限量500枚。
2010-10-2 12:56:00 上传
下载附件 (87.44 KB)
请教欧米茄登月哪一款,哪一年最适合收藏?谢谢!




  5.1994年(AT 145.0063/AT 245.0063/AT 345.0063)登月25周年纯铂金**款,PT950铂金表壳,银面(Sliver Dial),搭载Omega 867机芯(手工镂刻,透视底盖),限量50枚。
2010-10-2 12:56:00 上传
下载附件 (114.14 KB)
请教欧米茄登月哪一款,哪一年最适合收藏?谢谢!




  (史上顶级豪华超霸,编号01/50的那一只由镂空表大师Armin Strom亲自操刀。)

  6.1995年(ST 345.0022)阿波罗13号25周年**款,不锈钢表壳,银面(Sliver Dial),搭载Omega 861机芯,限量999枚。
2010-10-2 12:56:00 上传
下载附件 (73.25 KB)
请教欧米茄登月哪一款,哪一年最适合收藏?谢谢!



  (此表9点位的小秒盘上镌有阿波罗13号的铭辞:Ex luna scientia——拉丁文,意即:源于明月,智识;它改写自美国海军学院的铭辞“Ex scientia tridens”,意即:源于智识,制海权)。
7. 1997年(BA 145.0122)专供日本市场特殊款,18K黄金表壳,银面(Sliver Dial),黑色时、分刻度圈,黑色小盘,搭载Omega 1861机芯,限量40枚。
2010-10-2 13:11:00 上传
下载附件 (65.77 KB)
请教欧米茄登月哪一款,哪一年最适合收藏?谢谢!




  8. 1997年(ST 145.0818 / ST 345.0818)专供意大利市场特殊款,不锈钢表壳,银面(Sliver Dial),黑色小盘,搭载Omega 1863机芯(饰有日内瓦纹,透视底盖),限量500枚。
2010-10-2 13:11:00 上传
下载附件 (92.28 KB)
请教欧米茄登月哪一款,哪一年最适合收藏?谢谢!




  9.1998年(ST 145.0818/ST 345.0818)专供意大利市场特殊款,不锈钢表壳,白面(White Dial),搭载Omega 1863机芯(饰有日内瓦纹,透视底盖),限量500枚。
2010-10-2 13:11:00 上传
下载附件 (79.35 KB)
请教欧米茄登月哪一款,哪一年最适合收藏?谢谢!




  10.2003年(ST 145.0022)日本三越(Mitsukoshi)百货株式会社特别款,不锈钢表壳,银面(Sliver Dial),黑色小盘,搭载Omega 1861机芯,限量300枚。
2010-10-2 13:11:00 上传
下载附件 (192.64 KB)
请教欧米茄登月哪一款,哪一年最适合收藏?谢谢!




  11.2004年(SU 145.0227)阿波罗11号35周年**款,不锈钢表壳,银面(Sliver Dial),黑色小盘,搭载Omega 1861机芯,限量3500枚。
2010-10-2 13:11:00 上传
下载附件 (90.04 KB)
请教欧米茄登月哪一款,哪一年最适合收藏?谢谢!




  12.2008年(ST 311.3242)阿拉斯加计划复刻版,不锈钢表壳,白面(White Dial),搭载Omega 1861机芯,限量1997枚。

2010-10-2 13:11:00 上传
下载附件 (134.5 KB)
请教欧米茄登月哪一款,哪一年最适合收藏?谢谢!


至于价钱,呵呵,让爱随着心去飞



17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6:54:58 | 只看该作者
jimwu:

         积家技术上最好最强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品牌经营\定位\设计确实在集团内不尴不尬的.当然, 重视内涵的表友都非常欣赏JL,不过这个设计和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忽略. 我是把票投给了积家,但从表款上我会更偏向万国.

        万国"做男人的手表",从早期的怀表到现在一直比较扎实,集团对其品牌经营\市场定位\设计相当不错,产品线清晰,在目标市场认可度和辨识度都比较高.我亦倾心之.

         芝柏1990年代以来持续发力,但其历史上并不干净,不过现在的那些大牌又有几个可以大言不惭呢.其主力机芯包括石板\徐版都认为素质稍差,不过可能是过于纤薄所致,我自己使用过还行,再说VC,卡地亚等大牌也都曾经使用过GP 3000系列作为基础芯,证明其品质也不是那么不堪. 近年来GP在设计上用心,不断求进的诚意也是有目共睹的. 另外, 仅就设计而言, GP的1966全历月相和1945大日历月相也是我认为最漂亮的当代正装表款之一.

         伯爵虽然侧重于珠宝表,但在腕表领域历史地位相当高,9P,12P等等自产芯技术也非常不错,当然设计感和珠宝表仍是其特色. 但要在这几个牌子里选择,我不会选它.

         卡地亚就是个珠宝牌子,近年来收购机芯厂,买下豪爵在日内瓦的车间,研发日内瓦印记自产机芯等等大手笔运作,看起来历峰对其的运作是越来越牛了.但在我心目中它就是个珠宝牌子,高端固然不错,但中低端就是糊弄女人的,弄得假表泛滥,几可乱真.当然,设计和牌子是它不二的法宝,毕竟100多年的珠宝之王的名气摆在那里,但对我而言完全无视.


          现在的日内瓦印记,以及pp的双p印记\肖邦的百花印记,,,,,等等,已经完完全全变味了....我感觉曾经的原产地品质鉴定印记已经成为商业炒作的滥觞, 正所谓"互惠互利 ,各取所需", 当然表迷的银子是少不了奉献的.

          对于古董表,过于追求完美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17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7:17: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omorewatch 于 2012-7-27 01:19 编辑

机械米:
能从革命中保留下来的都是有过人之处的,不仅市场运作,还有质量。
为什么5系,30t,等会被淘汰?
去除被市场淘汰了,还有就是本厂自己更新换代
古董芯的材料应用,美学设计,普遍高于eta
精准耐用就不如了。而现在普遍比较倾向精准耐用的机芯
eta并不是单纯的横空出世,整合后他里面也包含了一些名厂的名机,并且传承有序
比如7001、7750、2824
现在整合于eta,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有些是甚至是质飞跃
eta内部,相同的机芯也会有不同的等级,高级的eta质量老高了。
而我们习惯看见价廉的普通eta,不免有些不公

如果像小厂
比如西马,原先有一些4xx自产芯,就是不注意控制成本而淘汰。突然明白用统机好,但已经来不及了
英纳格用as统机基板自己改机芯,改的还挺好,依靠着东亚强大的市场,还残喘了一些时间,但是最后也没了
反例就是梅花,一直用别人家的机芯,从来不搞特殊化。如今生活的还挺好,标榜还是家族企业,光这个名头就不知有多少厂家眼红了。
用下来的情况,统机质量可靠,成本低廉,配件容易找
不仅小厂,如今大大厂还是如此。
随着机械制造的越来越容易,如今自产芯的成本也越来越小
但是当中空当太久,又尝到了统机的好处,再凭空设计一个就难了懒了
再复刻一个,古董机芯已经跟不上潮流了

最终还是市场决定,如今的手表已从一辈子带1~3块,变换到每星期带不同的表,以适应心情了。

某些库存机芯拿来复刻的都是在标准范围内的,比如前些年的复刻欧米茄30t,这样的表走已不是重点(虽然是以精准为目标出世),表迷们更注重的是那份味道。反之瑞宝喜欢用特殊芯,古董英ar165d甚至都快是此牌的基础芯了,但是还是没韵味。瑞宝那样的主要是玩。
我发现有些独立制表人喜欢用古董芯,常见的怀表积家三问、p260、h921等,都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也有不断挖出来的名不见经传的古董芯,最近见到一个as690
大量流传下来的古董芯走的并不稳,主要是摆尖不可避免地磨损,这样的表走也不是重点,古董芯更讲究对逝去的怀念
对于从前的浪琴来讲,不管现在还是过去的眼光,都是钟表史上的奇葩,古董芯素质都不错机,连机芯设计都很浪漫,并非必需的宝石套筒都经常出现,还有不断翻花样的计时机芯。对于追求精准小三针芯,有了圆形的30L还不够,再造一块方形的360天文台机芯。。。直到现在,死了都那么的浪漫
欧米茄更注重走时,凡是不需要的都去除,所以才有30t的直统统夹板边线和俗称的大板陀机芯,但辉煌时期的5系还好些。但都不影响喜欢欧米茄表迷们的热情,偶尔有个logo避震都会欣喜不已。
古董表、古董机芯讲韵味,讲不再复有做工和对逝去的怀念


174#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7:22:00 | 只看该作者
总理表:

凡事都无绝对,销杆轴承或滚珠轴承都需要定期保养或更换,保养不当,设计再好也是无用.就像好车,没好的机油,再好的发动机也一样会报废.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17:22:38 | 只看该作者
2524:

作为一枚潜水闹表,Polaris的特色不单是“潜”,更重要的它会“闹”、在200m深处可以听得见的闹。

  钟表史上的第一枚潜水闹表是积家的Memovox Deep Sea(生产于1956-1962年间),但它有两处硬伤——一是潜得不够深(100m);二是闹得不够响(受限于水下的声波传输以及与普通闹表无异的底盖)。

  1961年,另一位闹表高手Vulcain推出了Cricket Nautical。严格来说,它才是首枚实用意义上的潜水闹表,这恰恰是因为其弥补了Memovox Deep Sea的缺点——300m防水,以及留有16个孔位的双层底盖(利用声波的共振原理使得佩戴者终于水下能听见腕表发出的闹响声)。

  知耻而后勇的积家于1962年开始了Polaris的原型设计,并于1965年开始推出了自己的成熟作品Polaris,除防水提升到200m外,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与Vulcain Cricket Nautical相同的底盖设计(此一结构由工程师Ervin Piqierez于1956年发明)。在Polaris成为专业潜水员的一时之选的同时,也最终消除了人们对于Memovox Deep Sea的诟病。

  因此,回到开头的话题:身为潜水闹表的Polaris,采用何种潜水计时圈及其调节方式可说是外观设计(美观)上的选择,而那16个孔位的双层底盖才是凸显功能的手段。顾盼同侪,无论Vulcain之Nautical抑或是Revue Thommen的潜水款式(某种程度上也可说是Compressor表壳吧),它们的表冠上有窨井盖吗?——我不记得……

  呵呵,强词夺理再而三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10:26:58 | 只看该作者
JLC的强项在机芯开发,每屡为他人做嫁衣就是明证,也说明它的能力和质量.
弱在品牌和市场;
结合它的机芯开发和市场体系特点,造就其定位尴尬的局面.
平心而论,它的机芯开发体系完备,计划涵盖了钟表市场的所有产品.
还有另外一个特点,说到JLC,表迷的印象会深刻,像空气钟,翻转等等.

说到底,懂表的喜欢,买表的不买它.
天字乙号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10:32:12 | 只看该作者
积家的市场包装不好,尽管技术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卖相不好。

master还算可以,但是除了简单款,稍微针多点,就不好看了。让人挑选的余地不多。缺乏设计元素,复古的味道不足,大众款表面设计又太复杂。复杂款太贵,基本款,又觉得略有不值。

只攻技术这一方面显然不够,而且积家那灰白色的盘面显得老了点,与现在核心消费群体年轻化的趋势相悖。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11:36:4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周汝昌的红学研究,让我明白:一个男人要懂得审美,不同的女人会有不同的美。

我想手表也一样,爱表的人,应该懂得欣赏每一只表的美,这绝不是价格能衡量出来的。

不过 我想引申一步:即使能懂得欣赏所有女人的美好,能不能只钟爱一人?过手名表无数,能不能挚爱一只?
这可能是另一个境界了,我向往之。
表可始乱终弃,朝秦暮楚,LP却要格外珍爱之,毕竟人家最美的青春岁月被你挥霍了,就算面子泛黄了也要不离不弃啊---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21:23:03 | 只看该作者
玩古董表,民间收藏家无数,论坛也是高人辈出,其实轮不上我来班门弄斧,无论是理论,技术,动手能力还是财力,跟前辈们相比都是望尘莫及。所以这里我只想和大伙儿分享一下我的心态历程。

刚开始玩古董表的时候,我的心态和玩二手现代表没两样,并不特别看重机芯的独特性,只要求外观状态好,走时准,一概买入。这就产生一个很大的问题:似乎除了库存品,任何古董表都无法入眼。记得我买的第一枚古董表是青岛张兄的一块14K欧米茄双历6系,多年前的旧事了,那表的具体状态早已模糊不清,只记得盘针机芯都ok,表壳也没有打磨过,但是到手后发现表壳有使用痕迹,另后盖上有一道开盖划痕,这道划痕成了我心中的一个大疙瘩,玩惯了现代表的我,对于这样一道划痕和那些一丝丝的使用痕迹,当时无论如何也觉得难以接受,无奈之下,和张兄协商退表,张兄是国内古董表的老玩家了,他跟我说,对于一只近40年的老表来说,这些使用痕迹都是正常的,总体来说那表的品相已属不错,但当时的我却很难理解,张兄也是爽快人,既然如此,退表退钱……记得那表当时是4千多,到今天怎么行情也到7-8千了,比之现代表,不说升值,至少不会亏本.


------------六道
180#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21:25:09 | 只看该作者
pp量太大 打磨没有啥优势 倒角磨得太一般现在的东西 古董的要好很多 不过古董表打磨整体好于现代表 那个年代的师傅比较单纯 现在的师傅过于浮躁吧可能 我觉得 手表的手工打磨已经过了巅峰的50-60年代 无法超越了 现在的打磨机械加工的痕迹太重 看似工整却没了味道和灵性 价格还高真没啥意思

--------低调男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7 05:40 , Processed in 0.159050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