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倒角技术中的C角与R角

  [复制链接]
3715716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8: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讨论帖里,谭师傅的观点基本对的,现实确实不以个人愿景而改变,整个行业都是如此做表,只是有的品牌手工修饰部分细腻点,技术好点,杜佛的主要卖点也在于此,手工修饰程度高并不能算作一般人所理解的"全手工制表",他本人也夸奖CNC带给他的好处。
制造时计机械,标准是第一位的,容不得随性发挥,这与艺术创作不同。一个机芯的美学成功,在设计师工程师那里已经基本决定了,打磨师只是一个完成者,当然,同样是完成者,也分用心不用心。
沙发
发表于 2013-11-5 21: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低调男人! 发表于 2013-11-5 19:01
如果手工打磨对于一只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表来说并不重要的话,那表还剩下什莫???

在怀表时代,这个是必要条件,大部分表厂都做,反而没有刻意强调,也不显得多珍稀。那时的高追求一个是准,一个是复杂。
手表时代,由于普及平民化和普及自动化,手工打磨修饰不再是必须,现代加工技术的进步和石英的出现又导致精准也不再是问题。传统机械表的出路只有两个:赋予奢侈品定义的高级饰品;复杂功能化。
杜佛做“简单”的想法,我理解为他是要恢复传统制表的价值观,把打磨修饰这些以前必要现在不必要的东西重现,倒并不是为了体现他的“创作”多么“艺术”。
谭师傅道出的一个事实就是目前的瑞士制表不可能遵循什么古法,机件的生产加工都是与现代仪器机器相结合,人手修饰的成分相当有限,在这有限的部分里还有好和不太好的,这个事实有助于我们清醒认识现代制表的本质,盲目迷信“纯手工制造”、对工业概念敏感都是跑偏的。手表生产也不仅仅只有打磨倒角才算手工,组装调校也是全靠手工,所以这行还是属于手工业范畴。镶钻镂空雕花珐琅等等也是手工(参加最近几次表展,厂家都摆出这些工艺流程来说明手工成分,但打磨修饰就几乎没有,因为基本的条纹鳞纹打磨都是靠机器磨,而倒角修饰也是半机器化,数量比例也不大,没法到现场展示)。
对于谭师傅的试验品,我觉得无论效果如何,他努力的方向还是不错的,有些心得体会值得国产表厂借鉴。
但是,即使是作为“熟练工种”的打磨修饰,也是需要有一定的钟表美学思维的,自鸣表做的一些打磨件,无论是利用什么方法,起码已经有了很好的效果,这与个人的阅历见识、美学修为有很大关系。
板凳
发表于 2013-11-6 08: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ek329 于 2013-11-6 08:37 编辑

做表都要像杜佛那样花功夫打磨修饰,要不就降价,愿望真的很美好,我也很想,消费者都很想啊。
十年前杜佛做一只简单卖多少钱,可打几折?要等多久?PP一只215/爱彼一只3090/朗格一只1815卖多少钱?可打几折?能等多久?
美梦谁不会做?醒后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美好愿景只能在可行的现实范围里实现。
行业规则都是人家制定的,现在的通行标准就是:这种机器加少量人工的打磨法就卖这个价,你要再手工再精打磨,要额外加价,而不是像你说的从高往低减价,那就不是奢侈品了,石英表不就这么搞垮机械表的吗?瑞士人还会再吃一次苍蝇吗?
关于打磨的细节,我们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大家都是在探讨。但我倾向于谭师傅的说法,两种面都有半机器的成分,说到底,一切都得符合经济原则,杜佛为什么接受采访时说直到03年他才开始赚钱?没有卖出超高价,谁给你打磨啊?不吃饭也要去打磨,倒  退10年我们中国也许有人肯干,现在连中国人也不干这种事了。
现在分给杜佛3000个熟练工,一年他能做75万只超级打磨“简单”款出来,标准规格误差都合理,那算他牛逼——就算不和劳力士比,和PP比,给他1500人,每年能不能做出50000只?要是不能,那你跟大厂品牌较什么劲?
我觉得谭师傅的打磨效果虽然不见得有多好,他的观点也不是全对,有时候口气比较大,但起码是在做一件实事,破解瑞士打磨技巧的实事,这个值得鼓励一下。
地板
发表于 2013-11-6 18: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表虽小,但表的世界却可以很大,大到能容下各种玩法。我不否认手工的好,但也不担心现代机器成分的加入,只有现代加工手段的广泛应用,表才能越做越精密,越做越标准,质和量供得上,并能协助小制表师们完成越来越多的创意和想法。我很尊敬已仙逝的钟先生,但对他质疑现代仪器制表的观点并不赞同,时代在发展,什么东西有生命力有存在价值,让市场去决定,古法制表当然可以存在,只要它有市场就会有人去做。
机械表的未来也一样,不需要过分担心,瑞士人自己都不担心,我们担心什么。
中国人制表的局限除了思维跟不上西方之外(这个与职业教育、生活环境都有很大关系),最大的弊端恰恰在于强调个人天马行空的发挥,制表这个东西绝不是一项自由艺术创作,它的核心讲究标准和规范,不能只看到西方独立制表师作品的新奇结构,人家对于机芯的设计是有严格的计算、连打磨方式和外观风格都有相映衬的选择,不一定非要拿去量产,但一定是可以用于量产的(这个量产的概念可不是单靠一个人老牛垦荒式地做),这才是合格的表。在这个前提下,什么柔和细腻带感情的打磨,那才随便你,刚得了儿子的干活就喜悦点,大姨妈来了的干活就糙点。
5#
发表于 2013-11-6 20: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想说的还是根基问题,如果圆轮都做不好,发挥出其它形状能好吗。
添加改造功能,也要一个很好的机芯底子;上乘打磨,也要看机芯的整体设计风格,不是什么都可以拿纯手工概念去套。
国表一口吃不成胖子,既然已经能仿出人家的基础结构而且已经市场检验,那么其它部分可以一一改善,钢不好可以找好的,轴不好可以做好的,宝石避震游丝摆轮不好可以买进口的,打磨不好就研究怎么才能磨出人家的那个效果。谭师傅的尝试,无论能否成功,对于提高国表工艺都有经验价值,自鸣表兄的手工打磨也是一样,但最终只能取有可行性的。中国的个人制表师其实也有很多的创意想法,如果数控设备和精切割设备能协助完成,为什么要排斥机器?杜佛那么大岁数也在学数控。
又说到了杜佛,为了满足人们猎奇心理,这个名字已经大仙化了。过去说什么表最好,劳力士还能提一提,后来劳力士成了中不溜,不知道百达翡丽就不好意思跟人家谈表,现在为了能比说PP更有优越感,就都拿杜佛说事。看过一个真实的笑话:某人去瑞士采访杜佛,看到他戴一只几年前做的简单,外壳很新;接着去万国采访,看到克劳斯老头戴着一年前生产的达芬奇,外壳有磨损,因此得出结论:独立制表真是好!
6#
发表于 2013-11-6 20: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ek329 于 2013-11-6 20:31 编辑
低调男人! 发表于 2013-11-6 20:22
敢跟你打个赌 高端制表早晚转回手工  要不没啥发展 越走越远。量越来越大 越来越不值钱

法拉利为啥限量 ...

那要看是什么手工,组装调校当然依靠手工,人家现在谁也没丢啊,国产表也还是手工呢。
表不走量怎么赚钱?说实在的,低调兄你的理想真的挺好的。
7#
发表于 2013-11-6 20: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低调男人! 发表于 2013-11-6 20:31
我觉得无论杜佛怎样,我跟日本杜佛代理细谈过一次 他说那个老头子很倔强 而且傲慢 但是对表的制作的用心 他 ...

这贴子里我说过杜佛不好了吗?
我只是一直反对过度神化,对任何牌子任何人,从做版主那天开始,我一直都是这个态度。
8#
发表于 2013-11-6 20: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gfyk 发表于 2013-11-6 20:35
纠正一下。原文出自三联524期:

“2000年,他推出了Simplicity,这是他返璞归真的一款表。没有陀飞轮, ...

谢谢纠正。
每个人使用环境频率程度不同,以此来判断有没有感情,有点主观。
9#
发表于 2013-11-6 20: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低调男人! 发表于 2013-11-6 20:40
没有谁神话杜佛 他的确做了很多制表师不敢做的,他开始做作品的时候都是借钱去做,看看他开的车 看看他的 ...

没关系,主要是我说话一直不太讲究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5-31 20:33 , Processed in 0.306047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