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钟表基础知识] 表海无涯钱作舟……

    [复制链接]
57243283

   发表于 2010-4-5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LD收到老同学一个转贴,给我一看:世界腕表排名。她还问我:文章说得对吗?哭笑不得中……

当年写这篇文章没留底稿,现敲现贴的,如今要找一个原始面貌的还要去网上搜。那大概是2003年初上名表论坛(WATCHBBS)的时候,我发的第一个长文,整理了一些流行名牌的名单,按照档次级别归一个类,希望给不了解手表品牌现状的朋友们一个初步认识。没想到的是,网络上迅速流传开,还根据不同需要改来改去,终于成了网上最恶俗的一篇手表文章,某杂志达人评其为“流毒甚广”。我当名表论坛版主时,它也频频“荣归故里”,被誉为“月经贴”,十年的时间,表非人非,品牌或进或退地变化,高人高见也越来越多,能提出几点不同看法才是入门成手的标志。

附正宗原文:

受我国以前的进口手表分类启发,我对当今世界名表也作一重新分级,希望提供给想买新表的朋友一些参考。有不足之处,请行家指教。

因为习惯于将劳力士,IWC等称为一类表,所以我把档次高于劳的表称为特级表。分类依据 主要是表厂的功力,品牌的档次价位,没有考虑表壳材质的因素。

1.特级表:以制作复杂功能表见长,打磨考究,充份显示表厂的技术实力,品牌含金量极高,产量有限,价位多为十万元以上。百达翡丽;爱彼;江诗丹顿;A.LANGE&SOEHNE;宝玑;ROGER DUBIUS豪爵;PARMIGIANI帕玛强尼;宝珀(复杂款,普通款为一类一);雅典(复杂款,普通款为一类一);FRANCK MULLER法兰穆勒(复杂款,普通款为一类一);GLASHUETTE ORIGINAL格拉苏蒂(GUB39自动机芯及女表为一类一);芝柏(复杂款,普通款为一类一)。

2.一类一等:适合中国高薪层身份的经典表。 劳力士;IWC万国;积家;卡地亚;萧邦;伯爵。

3.一类二等:适合中国高薪玩表人。 增你智(真利时);KELEK;昆仑;DANIEL ROTH;GERALD GENTA尊达;UNION(德国);CHRONOSWISS瑞宝;
PANERAI沛那海;欧米茄;DUBEY&SCHALDE**AND杜彼萧登;EBEL玉宝。

说明1:许多同一品牌产品有差异,所以按其比例区分,列为特级的说明其以复杂功能表见长,而且复杂功能表在其产品中占相当比例,或者机芯打磨够水准,品牌定位高。如雅典,法兰穆勒普通款虽以ETA2892为基础但不影响整体形象。格拉苏蒂推出几款陀飞轮,飞返**,双鹅颈微调机芯后已摆脱GUB39机芯普通形象,可以与LANGE分廷抗礼。IWC也以复杂功能表见长,但其多数产品相对普通,所以列为一类一,积家同理。萧邦因拥有LUC自家芯同时品位高所以列一类一。增你智本来可以更高,但还需新总裁的努力。KELEK技术是特级,机芯材料是二类。DANIELROTH靠设计。GERALD GENTA虽有复杂限量款,毕竟不是主流。UNION机芯与打磨一般,但全部自家芯还有复杂功能款。瑞宝机芯普通,但有创意和功力,新单钮计时码表又拿瑞士腕表杂志大奖,有前途,可跻身一类。欧米茄本来只能算二类,有了同轴擒纵和3303机芯可入一类。玉宝靠的是尚算自家机芯的计时表。

4.二类一等:用ETA的中坚力量,多偏于ETA高级芯,有一定改造与打磨工艺或设计着重突出,占据中档偏高级领域,适合中国中产阶层有性格人士。百年灵;帝舵(借劳力士的光);TAG HEUER豪华(豪雅);PAUL PICOT;MARTIN BRAUN;名仕;艾美;PORSCHE DESIGN保时捷(绮年华代工,设计取胜);IKEPOD(设计师表,多数天文台级);ALAIN SILBERSTEIN萧伯斯坦;EBERHARD(机芯改造功能强,CHRONO4令人惊艳);VULCAIN凡尔根(自家闹铃芯);BVLGARI宝格丽;HUBLOT;VENTURA(设计师表,多数天文台级)。

5.二类二等:用ETA中低级芯的中坚力量,改动不大,打磨一般,工具性强,价位五千至一万五左右,适合中国百姓阶层消费。雷达;摩凡陀;ETERNA绮年华(品质与保时捷有差别);XEMEX;REVUE THOMMEN梭曼;PERRLET;SCHWARZ ETIENNE;浪琴;FORTIS;MINERA;JACQUES ETOILE;DANIEL JEAN- RICHARD;德国:TUTMA帝玛;SINN;NIVREL(少数还用LEMANIA8810的品牌);MUEHLE;NOMOS;RAINER BRAND;HANHART;STOWA(JOERG SCHAUER);SOTHIS;TEMPTION。 说明2:二类表中不乏有高级品,例如2892加万年历模组的或用增你智机芯的,价格也不菲。主要还是参考其综合水准及市场定位。

6.三类:用ETA基础芯的平价货,但质量有保证,正宗厂家品牌,价位多数万元以下,为玩表人的基本款式。ORIS豪利时;天梭;HAMILTON汉米尔顿;MIDO米陀;ZENO;MARCELLO C;DAVOSA;德国的一些搭载ETA(包括7750,UNITAS)的小品牌,如LIMES,KAUFMANN,LACO等等。

7.四类:仍在世的被亚洲买下的欧美老品牌和一些只针对亚洲市场的低档品牌,用ETA廉价芯或日本芯,质量还说得过去,一二千元左右,中国平民阶层最常接触的“瑞士表”大都属此列:梅花;英纳格;罗马;西马;依波路;百浪多;艾其华;DOXA;SANDOZ;尼维达;奥尔马;ULOVA宝路华等等。 还有一些瑞士石英表应属四类:SWATCH斯沃奇;CERTINA雪铁纳。德国JUNHANS宝星原子表。俄罗斯飞行计时码表(仿瑞士7734芯)。

8.五类:精工;西铁城;东方(双狮);卡西欧;俄罗斯飞行闹铃表和罗斯托克(过去的军表)。 说明3:贵朵和GRAND SEIKO我没有接触过,可能是日本人自吹自捧,也可能被有的表友过分诋贬,我想最多可能归入二类表。

9.六类:中国大陆表。此类表从前被抬高,现在应该回到它应处的地位。不过我更希望看到中国制造的一类表品牌,你们说会有这一天吗? 附注:由于大量瑞士表小品牌的绝迹和法国表英国表(目前多少有一些)的稀少,使我的分级变的容易。总体看当今表坛的级别阵营还是清晰的,低偏中级,中级和中偏高级被ETA占据着,使得我们最适合这种档次的人实际选择空间并不大,可见如今机械表制造业的窘境,可想SWACTH集团的霸气! 我列出的品牌参考了瑞士腕表杂志,多数为机械表。有几类品牌表没有列入:

一.大部份独立制表人作品:因为不如法兰穆勒已具规模,且随意性大,有复杂功能款,也有简单款,不易评定。如矫大羽既有千金难求的陀飞轮,亦有ETA芯加个招牌表面。

二.尚不为国内甚至国际表友熟悉的品牌,宣传相对低调,集中于某个小圈子。如:GRAHAM;URBAN JUERGENSEN;KURTH(德国家族制表师傅,用库存老机芯限量产表);HARWOOD (发明自动转子表老品牌),BOVET播威。有的机芯来源不详,质量难评。

三.时装首饰文具类品牌表:不以钟表制造见长,多请人代工,质量参差不齐。如登喜路;万宝龙;BUCHRER宝齐莱(表店名);HARRY WINSTON;TIFFANY蒂凡尼;路易威登;香奈尔;GUCCI古驰;ESPRIT等。这类表在国内迷惑性极大,有人认为笔好衣服好表就一定好,虽然有的牌子表做工上乘,机芯也好,但我的观点是:作为一个懂表的人不会去买非专业表品牌。就象我戴劳力士表,如果帽子也戴劳力士厂纪‘念品我会觉得很傻一样。我认为全身上下穿戴一个牌子的人不是员工就是没品。

四.多如牛毛的石英表品牌,除几个有影响的外都未列出。通常ETA芯的档次高于日本芯的。都属五六类水准。



又看到网络上有些批评,在2014年再次作点说明。

为什么以几类几等作划分?

2003年名表论坛的主要参与者以玩古董表的老友为主,大家对于中国以前的进口表等级划分很熟悉,以此为基础修改便于大家了解品牌的价格档次,并不是以此为依据说明品牌的高低好坏。

当初编这个排名有没有依据?

主要是参考了各个品牌产品的平均价格档次,也考虑了表厂的技术水准(例如自家机芯普及度,技术复杂程度等等)。目的还是让大家更多地了解腕表品牌。但后来就被理解歪了,更有甚者,肆意篡改,胡乱把自己要吹捧的牌子编辑进去,误导大众,听说还有人打着瑞士官方协会的名义推排名,这个明显是很幼稚的行为,行业协会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

另外,排名中提到的品牌主要是在当年的德国市场上常见的,与世界其它地区流行的品牌也有些微差距,个别德国本土小品牌并没有达到世界知名的程度,也有个别本土小品牌经过十年的奋斗得到了全球认可。

“特级”“一类”……是怎么来的?

我国官方旧排名以一类一等为最高,只有两个品牌:劳力士和万国。而劳力士也是国际公认的重要分水岭级,以简单功能论,它是最好的品牌。而以复杂功能技术见长的品牌在1980年代石英风暴之后逐渐涌现,虽然大多数名气和市场地位不及劳力士,但技术含量更高、价格更昂贵,需要向爱好者普及这些原本不太熟悉的品牌的背景和知识,所以以劳力士为界,复杂技术见长的品牌列入“特级”,但并不是说劳力士不如它们。虽然这篇文章最后流于恶俗,不过在普及品牌方面还是有点小作用的。据说几年前有香港表行把这个排名打出来,给大陆客人看,以供其了解那些不熟悉的品牌。

排名有没有时效?

这个一定有,这十年的时间对于表坛来说并不短,像劳力士在这十年的变化就远大于上一个十年,更别说其它品牌。排名中有的品牌已经倒闭,有的被收购吞并,有的勉强维持,有的风生水起……这绝不是一个长期有效的名单,对于每个品牌,表迷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成熟的表迷不会根据排名先后来选择自己的手表。说到底,这个排名曾经起到普及品牌的作用就够了,不能当成江湖兵器谱,年年争上游,那样只能是别有用心的误导。

对品牌高低怎么看?

一个品牌好不好,不是简单地看有没有复杂技术,也不是看贵不贵,而是产品设计的美观,质量的过硬,价格的合理,售后服务的周到……如果再加上点保值度当然最好。可惜,目前整个行业都是浮躁的,真正能做到这几点的并不多。

283条回复

返回列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自己一些新看法:</p>
<p>豪爵被历峰收了,自身品牌一定会有影响;</p>
<p>帕玛强尼、芝柏的复杂机芯自家含量不如想象的高;</p>
<p>KELEK归入百年灵,消失了;</p>
<p>沛纳海、欧米茄上升中;</p>
<p>玉宝、杜彼萧登下降中;</p>
<p>精工的高端系列其实不错,小自鸣真的一鸣惊人;</p>
<p>国产表品牌的高级款式已经胜过日本俄罗斯的中低端;</p>
<p>大量新品牌的进入,按知名度论,未纳入的已经超过此名单的几倍。</p>
<p>&nbsp;</p>
<p>有人说:这个评比标准是什么?</p>
<p>我想无法严格按照某一项指标去评,只能综合考虑知名度、技术、价位档次等几方面去评比,劳力士仍然是高级和超高级的一个分水岭,而是否主要采用统机仍然是高级和中低级的界限,品牌在钟表界知名度是前提。</p>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FLEX</i>在2010-4-5 1:16:00的发言:</b><br/>
<p>03年的原帖是否需要修改?如万宝龙已有自产机芯了。</p></div>
<p>本来不做表的品牌花钱买复杂技术,是这几年常见现象,除了万,HW也比较典型。</p>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2524</i>在2010-4-5 1:08:00的发言:</b><br/>
<p><font color="#000080" size="5" face="楷体_GB2312">建议把雅典的普通款降两级,Vulcain升一级。</font></p></div>
<p>同意,ETA可视为高级和中级分界。</p>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OHSEAL</i>在2010-4-5 1:13:00的发言:</b><br/>
<p>石版当年的精华文章太多,这篇和"日耳曼表情"印象最深.</p>
<p>"手表分类"流传最广,皆因大众需要,听说有表友去HK店家,人家也拿出一份打印件找出一个个手表排名.</p>
<p>要说文章好,"日耳曼"那篇更好,对了解德表概况裨益良多.</p></div>
<p>名表速成的结果就是害了名表论坛,没人耐心研究知识,只想买表、走人,搞得卖家也开始业余。</p>
<p>这个钱作舟就算是我的日记,定期写点随想吧。慢慢来,日耳曼也会有。</p>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bastian</i>在2010-4-5 1:28:00的发言:</b><br/>这几年钟表行业的变化很大 </div>
<p>是,仅德国出版的年鉴,越来越厚,品牌越来越多,图片越来越小,信息越来越不详细,因为装不下那么多了。</p>
<p>&nbsp;</p>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hek329 于 2015-2-28 21:06 编辑 <br /><br />关于排名,我当年还有一篇青涩的文字,当时打字实在辛苦,所以留了底。今天看来挺粪青的,这些年再没怎么关注过古董表,但是爱看大家讨论,尤其论坛主版几位古表玩家的讨论我都关注,知道自己当年有些看法是片面了,请大家不要见笑,多多指正!

附原文
简评中国官方进口手表排名先评评一类和二类,尊重PP的意见,以1950年代为主,兼顾后来发展。
我手中这份表是国内某钟表知识手册后面的附录,也就是十来页那种。
其中一类和二类排名为:一类一:IWC国际(万国) ;劳力士。一类二:浪琴;欧米茄。一类三:CYMA西马(司马) ;ETERNA依特那(绮年华);积家;MOVADO摩凡陀;天梭;TUDOR刁度(帝舵) ;UNIVERSAL宇宙 ;雅典(阿立斯那庭) 。二类一等:EBEL玉宝 ;ELGIN爱尔近(美国) ;HAMILTON汉弥登(汉密尔顿-美国) ;JUVENIA左湾那(尊皇) ;MARVIN摩纹;MIDO米度(米陀) ;WALTHAM华生(-美国) 。二类二等:BULOVA宝路华(-美国) ;CORTEBERT柯迪柏;GRUEN格路云(高路云) ;VULCAIN凡尔根(窝路坚) ;WITTNAUER威那欧;ZENITH增你智(真利时) 。IWC和劳力士没什么说的了,不光是中国,也是世界公认的。欧米茄也没有异议(当年是瑞士最高调的制表大厂,素质也好) ,50年代的撞陀自动一般般,与前两位比有差距;5XX自动无疑是成功的;石英风潮后开始走低级路线(竟有2836芯的亚洲版);真正传统弱项在计时表,60年代与LEMANIA合作的320,861本来不错,但后续的1041自动计时(即现在5100前身) 则偏向了简单实用,70年代落魄后更干脆使用低档7750至今,直到3303的出现才结束它没有高级计时芯的状况。欧现在全指望同轴擒纵翻身,这项技术是英国著名独立制表大师乔治丹尼尔的多年研究成果,乔是宝玑表研究专家,同轴技术也是受古典怀表陀飞轮等技术的启发而产生。不过欧的实际商业运作好像并不成功。浪琴以当年的状态看,完全可以与欧抗衡,从自家专业计时表到自家普通三针表,体系相当完备,无懈可击---至今它的古董计时表仍是收藏者追捧的对象。它还是使用石英机芯的先锋,可惜最后却败在石英风潮中,看看今日之浪琴,真教人有昨日黄花不胜唏嘘之感。西马:这个排名就有些纳闷,即使1950年代最辉煌时期也只不过生产些自家普通级手表,充其量二类二水平,此乃“中国人民感情因素使然”的佐证之一,后面还有之二之三。西马目前仍没有被中国人民遗忘,香港人买下做来蒙大陆人。依特那:当年又一体系完备的大厂,经典名款多,机芯素质好,不禁感慨一句:当年ETA也有这般水准!现在被保时捷买下成了御用工厂,相比较PORSCHE BY ETERNA的旗舰品牌,绮年华表更像受尽委屈的二房。积家:50年代及以后的积家无论表款设计与机芯素质都十分突出,优质自家芯也被百达翡丽卡地亚等高级品牌使用,至少应与欧米茄平级:就50年代看,积497自动撞陀明显优于欧3XX撞陀。后来闹铃什么的就不多说了,明眼人有的是。积家最大的优点就是:它可能是唯一一家坚持使用自家开发机芯的高级表厂,而且素质一直很高。摩凡陀:当年之摩真是出彩,款款经典,机芯素质佳。今天就只剩一个设计师的作品了。天梭:拜欧米茄所赐,强将手下无弱兵的活例。发展全面,经典款式也多,不像今天这副德性。刁度:说实话,要不是劳的面子,它也就三类水平:定位其实就是”穷人的劳力士”,甚至根本找不到一只署名的劳力士机芯,大多是ETA,AS,VALJOUX。基本上承系了劳的外型,这才是卖点。是否配做一类,我有保留。宇宙:当年的确名符其实,计时芯和珍珠陀自动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卖给香港人?糟蹋了。雅典:早期是以航海时计和计时表著称,还算中规中矩;普通型号确属一般。真正上位为顶级还是近年的事。玉宝:50年代甚至以后的玉宝实在叫人无法接受。使用普通的ETA或AS芯,设计毫不出奇,比今日差了许多,如何排此名位,实在费解。如今之玉宝,设计做工均属上乘,惟欠缺人气而已。爱尔近:又一无特色之品牌,较之同为美国表的汉弥顿差了太多,我分析美国表的排名高是因为受战争影响(爱是比较著名的军表制造商),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及战后经济迅速腾飞起了一些作用,真正论到表,还数不上它。顺便把华生一起评了罢:华生最知名的是早年的老怀表,质量算是不错,手表除了一些比较独特的设计外乏善可陈,没有讲头。汉弥登:是当年美国最高调的大厂,一度气势恢弘,收购过瑞士名牌,开发过先进机芯,有许多经典款式,至今还是收藏家的追求。美国表它最配得上二类,比较可惜的是现在成为SWATCH集团最低级品牌,比起当年买瑞士厂的雄势,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报应。左湾那:机芯技术平平(复杂点的都用别人的机芯),仅有几个不错的设计(现在被买下它的港商翻来刻去,好不凄凉) 。由此对当年评判的标准表示极度好奇。摩纹:一个质素一般的自家芯很难有说服力:凭什么你是二类?今天这些普通的手动库存芯被瑞宝买下作为基本款式。摩纹的真正下落不详,前年看到过一款库存品金表使用的是VALJOUX72芯,可造型实在难看。米度:当年MIDO的运动表很有风格,可机芯却着实普通,或许那时中国官员把“防水抗震”也作为重要技术指标吧?据此而认定为二类一也有些莫名。近年高调复出,走低级运动路线,和它当年颇似。宝路华:也是美国背景,没什么出众之处,最经典的当属闹铃表和音叉表,但是以后的事了。现在被买下做石英表了。柯迪柏:是以自家大机芯闻名的(天文台款也算可以),有用VENUS芯的较高级计时表,流往中国的普通产品我曾把玩过,感觉一般,但是这些年爆出劳力士为沛纳海做的潜水表用的是柯迪柏怀表芯,又让人刮目一下!格路云:当年也是劳力士一家人,可惜没眼光,玩单飞,要不现在可就发了。就凭“曾与劳力士同厂”这一点,二类二等没什么可说的了。凡尔根:名虽土点,可比香港叫法“窝路坚”强,一颗闹铃芯打天下,算有一套。威那欧:借了浪琴的光而红(当年浪琴的口碑实在不错),计时表主打,VALJOUX芯。增你智:绝对的低估。增早在1950年代前已经重视计时表的制作,当时由於技术不成熟,所以使用EXCELSIOR PARK计时机芯(中国人哪里接触过?) 。增的设计大多比较低调,所以大家心中没它的经典印象。可它确实是靠真材实料自家芯闯名头的,是当年拿天文台记录的高手之一。借以夺天文台的经典手动芯135更注重传统工艺,明显美过欧米茄30,后者则较偏向于简练实用精准(这也是它的生存之道)。孰者经典?我认为综合考虑两者不相伯仲。1950年代自动表研发热潮中,增你智133撞陀也不输欧3XX,低调是错吗?1969年36000转频EL PRIMERO自动计时芯的发表奠定了增一流表的地位,这一项是欧不如它了。增当年排名的落后我想除了出口中国的都是一般款式外,价格也应是因素吧,中国官员评级也要看价格定位的,相对低调的品牌也许价位也定得略低(仅是猜测) 。全方位打量增你智,它应该至少排在一类三。综上,我认为一类和二类表被高估的品牌:西马,刁度,玉宝,爱尔近,左湾那,摩纹,米度,华生,宝路华。被低估的品牌:积家,增你智。其他的基本认可。
下面列出三类以下表被低估的品牌:ANGELUS安哥拉斯(四类):1940年代就有自家导柱轮控制计时芯,50年代后使用VALJOUX计时芯,AS闹铃芯等。经典款如月相年历计时表(注意,还是两位数大日历显示) ,最值得称道的是1950年代TINKLER问刻(时刻两问)手表,这款表当年曾获得巨大成功,也是现在的收藏珍品。后来该品牌沦落于石英潮中。四类表?笑话。ARSA阿洒(无类,这是特殊的一类,你可以说不详,也可以说不如5类) :早年拥有UNITAS芯厂,UNITAS当年的质素并不弱(从怀表芯演化而来),且有不少天文台款,VALJOUX72芯年历计时表,VENUS芯闹表等。参考平凡无奇的三类“梅花”表,ARSA要好许多。注:“梅花”表是排名最得益于“中国人民感情色彩”的品牌,机芯普通(当年还会自己做个发条盒什么的,现在被亚洲公司买去就剩赤裸裸的ETA了),款式设计一般,偏生中国人对它有好感,以“三类”标榜之。现在的阿洒,改名为Auguste Reymond,品位差了太多。BAUME&amp;MERCIER波蒙秘瑟(名仕,四类) :一直是优秀的高级运动计时表和女性珠宝设计表品牌,曾为伯爵表所有(凭这点还不够么?) ,当年曾配备世界最薄的迷你陀自动芯,各种各样花式的多边形表壳设计款至今仍被表迷追捧。石英风潮后改走电子产品路线,1988年卖给卡地亚(四类杂牌卡地亚会收?) ,几分几合,形成今天的规模。BREGUET百里鸽(宝玑或布雷盖,四类) :这个品牌才是争议最大的,很多人解释为那时的宝玑确实是惨。其实如果按照PP的“50年代制定排名”说法看,宝玑当时并不很惨,直到1960年代还在维持限量高级复杂表的制造,著名的TYPEXX计时飞行表正是这时期的杰作(VALJOUX基芯) ,香港钟泳麟在他的杂志上也介绍过不少该款拍卖情况(所以我说这个中国官方排名其实是不断完善而成的)。1970年代才真是宝玑的灰暗期,德国专家戏谑为“宝玑的子孙和他失去了共同语言”,祖先再英雄,无奈儿孙无意维持家业,这是困扰瑞士传统钟表家族的大问题。现在的宝玑是1990年代被人买下后重新包装“借尸还魂”的产物,机芯全部来自LEMANIA,无自家芯。BREITLING百年灵(四类):一直是飞行仪器承制商,当年虽使用VENUS,VALJOUX,LEMANIA等别厂计时芯,但素质很高。1952年著名的NAVITIMER发表;1969年与同集团盟厂合作推出自家12型迷你陀自动计时芯,与增你智并雄一时。百年灵的排名明显被低估,因为高级计时表不针对当时尚无市场的中国。输入中国的都是采用普通通用机芯的简单款,我就有过一只,拿给德国人看,他们冷眼一瞧竟没发觉是百年灵!今天之百年灵也是历史上最辉煌时期,有优秀的KELEK公司技术把关,发布了百分百天文台宣言,好大的气魄!BUEREN宝铃(四类) :曾拥有高质自家芯,1966年卖给美国汉弥尔顿集团,与百年灵,豪华同属盟厂,为1969年自动计时芯开发四大梯队之一。70年代后沉沦消弭。EBERHARD依保哈(依百克,三类) :当之无愧的好表品牌,排三类实在委屈。向来以计时表款闻名,采用高素质VALJOUX及VENUS等基芯,60年代后更自主研发导柱轮控制计时芯,也是当今收藏名品。经过石英潮的沉寂后,现在的依百克主要使用ETA7001,6497,2894及7750基础芯,但创作动力不减,屡有佳作,2000年前后的长动力储存表研制潮流就是从它的8日链(7001基芯) 开始兴起的,连百达翡丽都跟着风呢。2001年的CHRONO4(2894基芯)并列计时表也着实让人惊异。ENICAR英纳格(四类)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中国流行的ETA款不代表它当年的真正水平。1950年代就有使用VALJOUX72芯的计时表,后来也自主开发机芯---现在的瑞宝使用的基础自动芯就是买下英纳格的古董库存。在我们心中它与梅花表相仿,实际上它的水准应该在3类以上。目前港资所有的英纳格基本上属於搞笑表了。GIRARD-PERREGAUX奇拉派克(芝柏,三类):这个品牌不应该列在这里,可能许多人为它叫屈,但我可以告诉你:当年的芝柏的的确确就是三类水准,机芯使用普通的ETA,FHF,PESEUX及AS等。不过它却有自己的经典款式---MIMO。它的崛起是1980年代以后的事了,从传统怀表中演化出来的三金桥陀飞轮是真正的“懦夫救星”。HANHART亨哈特(汉哈特-德国,六类二等) :这个排名是不可思议的(德国表全部为六类二等) ,亨是著名的计时表制造厂家,拥有自家高质计时芯,1950年代为西德飞行员配备,也许中国市场不太熟悉这一点罢。而同为德国品牌的JUNHANS宝星也在这个档次就更不妥了,当年宝星拥有独特架桥结构的自家机芯,并有世界级建筑大师MAX BILL等为之捉刀设计,也是拿天文台的好手,这个排名过低了。HEUER豪华(后来称TAG-HEUER,三类):作为当年数一数二的运动计时表品牌,排名三类低了。豪华也是属於1969年前后自动计时芯研发四大梯队之一,以它运动表的素质至少应在二类。如今的豪雅(改中文名了)则是广告炒作的大家,同欧米茄一样。LEONIDAS利纳达(四类) :它也是以高质计时表立下名号的,可输出到中国的都是极烂的普通ETA款,我就曾有一只。1964年与豪华合并,称HEUER-LEONIDAS,如今也销声匿迹了。
MINERVA智慧女神(四类) :当年智慧女神的计时表绝对高水平,拥有自家手动芯,目前仍在生产。按其质量至少应该排三类。PIERCE辟阿司(皮雅士,五类):当年拥有著名的导柱轮控制计时芯130,134,自家研制出闹铃芯DUOFON,这种闹表也堪称经典作品:因为它有两个音量!后来有CORRECTOMATIC自动芯...这个品牌表五类排名太低了。现在它可能沦为亚洲产的“瑞士表”了。RECORD鹅牌(记录,三类):可能有人说什么杂牌,三类不错了。我们可以看看:1940年代为英国军用手表制造商,我曾看过这军表的机芯,做工毫不马虎,漂亮的鹅颈微调,莲花摆轮,宝玑游丝,经年的老表,日差10秒以内。记录还有经典招牌DATOFIX年历月相表,独特之处是日月星期历显示都是指针式,版面编排很和谐;1950年代即有双追针计时表(改自VENUS),当时这种手表可不常见;自动芯的开发始自1944年(偏重陀)。可惜,1961年被浪琴收购,也许这以后浪琴的计时表自动表机芯都有它的元素呢,它的素质应该好过许多二类表。还有几个简单说说:BENRUS贝罗司(五类):仅凭一个1950年代经典款QUICK CHANGE就足可列入三类以上。FORTIS福铁司(四类):尽管使用ETA,FELSA和FHF等普通机芯,但却是拥有众多经典运动款的品牌,潜水表,闹铃表,计时表等绝不输于米度。目前FORTIS可谓鸟枪换炮,拥有一款独立制表人设计的计时闹铃芯就足够了。RADO雷达(五类):当年之雷达可绝没有这么多批评者,相反“ 绿马” “56-H天文台”等经典款式是多少人的心爱之物啊,它比梅花可好太多了,排在五类实在委屈,连它的附属品牌EXACTO爱山吐都排在四类,不知道怎么搞的。今天的雷达就不多说了,很多人比我更了解。ORIS奥里斯(豪利时,四类) :光凭它当年自家芯的辉煌就肯定胜过梅花(抱歉,又拿梅花说事了) ,它的老机芯评价是较高的。还有一些三类以下品牌也是被低估了的,不一一细讲了,至於其他那些三四五六类瑞士品牌,我只能形容为“不知所云”。中国官方的这个排名我认为许多是不符合实际的,其中有诸多因素,主要还是那个观点:当时大多高级型号不针对中国出售,而只添装些ETA,AS之类的廉价芯卖过来,极大程度影响了评估,这也不能怪谁,客观条件所限(中国人当时就需要那样的表)。而中国人很有好感的西马,梅花,几个美国品牌等则是加了“感情分”的,像梅花表,老外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号。它却以其独特的商业视角完成了一个东方神话,也是个奇迹。当年中国没引进过的几个著名品牌,以备查考:百达翡丽;爱彼;江诗丹顿;卡地亚;昆仑;伯爵;萧邦(1950年代也不是很景气,后来干脆只作为珠宝品牌,近年机械表复苏后开始高调);宝珀(早年以珠宝表见长,后来被买来卖去,使用廉价机芯生产过著名潜水表50口寻。现在则是包装美容“借尸还魂”的产物,历史上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辉煌过,而当初被买家看中的噱头就是“始自1735年”。)日本表:官方排名在瑞士五类下面为六类一等(法德英国表都是六类二)。日本表是否比英法德国表好?我想也是因为日本品牌当时在中国的影响力决定的吧。SEIKO精工舍一直在旧中国有着良好的口碑(尤其关外),1950年代后也确实奋发图强,给亚洲制表工业长了不少脸,此外就是CITIZEN西铁城(星辰)还有些名头。精工:初创时以造钟闻名(大连火车站以前的老钟就是精工舍的,用了好几十年了,据说改革开放后让日本人又收购回去了,换了个石英钟),造手表是全靠模仿瑞士产品(包括二战时的军品)甚至直接使用瑞士机芯(我现在还有一个这样的女表),不过日本人的勇于创新精神和恒心毅力是让人佩服的,1940年代开始就试图打破瑞士表独霸天文台记录的局面,向其勇敢挑战,努力了三十年,也开发过多种功能机芯表款:世界时,闹铃,自动,潜水,计时等,当然大多数都是模仿之作,你看到当时的精工机芯也许比现在的5号多么多么漂亮,其实不足为奇,当时大多数手表的机芯都有不错的素质(跟今天比),连苏联表也毫不马虎。但价值是否很高,视角不同:日本人自己当然喜欢得不得了。1960年代精工的GS(GRAND SEIKO,近来很叫好的那个)使用的旗舰芯手动3180算是达到日本人制表水平的顶峰,主要是在准度方面(机芯则比较简单),打破了瑞士表独占天文台鳌头的局面,但这都没有使瑞士人太惊讶。真正让西方制表强国注意到精工是在1969年左右的两件大事:1.它继百年灵-豪华-汉弥顿集团和增你智后也推出自己的自动计时芯,这一成就是比较傲人的,当时自动计时技术是很先进的,许多表厂苦研无果。今日纵横表坛的LEMANIA5100前身1040(欧米茄专用)和VALJOUX7750的成功都是1972年以后的事了。2.可能也是多年苦战瑞士成就一般的缘故,精工也开始改变思路,瑞士人研究出来却又放弃了的石英电子技术被日本人看中,由此开始了一场堪称瑞士传统制表工业梦魇的石英风暴:你的表再准有我的准吗?你的表再好有我的表有竞争力吗?这回真叫瑞士领教了日本人的厉害。时光荏苒,河东河西,经济复苏,品味提高。瑞士机械表1990前后开始再度逢春,好表年年出新,越来越高级复杂,大赚特赚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银子。日本人心里又不是滋味了,机械机芯就剩个精工5号(小有名气)还转移到第三世界生产了,档次太差。於是再度抄起当年的家伙走以前拼精度的老路线,这回还知道包装了,限量炒作的噱头十足,逗得日本国民和亲日的“宝岛”人心如鹿撞---即是今天的GRAND SEIKO和贵朵,这种表真好也罢,假好也罢,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去看待,日本人有钱有爱国心才是重要因素。中国制表业从中也许会得出一个经验:强表须先强国,强民。西铁城:它的历史口碑应该是1950年代就开始注重的抗震防水性能,先后推出过闹铃机芯和计时机芯等,也都是模仿之作。1966年推出X-8晶体管表算是创举,随后也渐渐开始发展电子技术制表历程。它保留了7号机械表芯(也就是中国人常用来造假表的MIYOTA芯)的海外生产线主要供应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就很受欢迎(我认识的N个上海朋友都戴这表,我也有过,质量太差),而在南美国家畅销的理由竟然是“那里的人买不起石英表电池”!
8#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OHSEAL</i>在2010-4-5 2:26:00的发言:</b><br/>
<p>智慧女神入了大户,怎么评级才好?</p></div>
<p>MINERVA在意大利势力接手后,技术提升了几个段位,可进入超高级。现在不做自己品牌,不能参评了。</p>
9#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0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2524</i>在2010-4-5 3:09:00的发言:</b><br/><font size="3"><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楷体_GB2312">说几句得罪人的话,一直不怎么喜欢(反感?)Breitling与Tag Heuer,当年堆积木般的Caliber11/12明明是输给Zenith与精工却不认账;如今一个打“飞机”噱头,另一个不务正业,眼镜、手机、皮夹克甚么都搞——好比黑社会的公关组长,平日里漂亮话一堆,临到上阵砍人,确是“废柴”两条...</font> </font></font></div>
<p>模组化计时不如一体化计时,似乎已成一种共识。</p>
<p>百和豪今日的路线,可以理解为差异化吧,如果不是运动风当道,会死得很难看。</p>
<p>运动风确实救了一大批品牌,而且混得都还不错,全资掌控百年灵的家族,还能捞个业界十大首富之一。</p>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ilianfa</i>在2010-4-5 8:04:00的发言:</b><br/><font size="4">石版在飘洒着阳春白雪......</font> </div>
<p>李兄不敢当,阳春白雪谈不上,当年气盛,信口胡言罢了。</p>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钟表金钢</i>在2010-4-5 8:32:00的发言:</b><br/>
<p>玉宝、杜彼萧登下降中;</p>
<p>&nbsp;</p>
<p>怎么讲??</p></div>
<p>玉宝当年与LEMANIA合作,还有137(LEMANIA1350)、8810、芝柏3000、真利时400、FP964等高级机芯,在ETA丛生的局面下算是一个另类。后来被卖来卖去,LEMANIA也被宝玑收了,真利时也不是同一东家了,只剩一个137计时芯可以继续玩,换了万年历等两三个花式后也没了新意,别家都在进取,它即使原地踏步也相当于退了。</p>
<p>杜彼萧登是玩古董库存机芯的,此外全是ETA,现在古董用光了,却没能继续发展自己的技术。</p>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4: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chen</i>在2010-4-5 9:04:00的发言:</b><br/>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9f9f9"></font>&nbsp;</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9f9f9">一直很佩服石版渊博学识,对业界、涵盖各品牌的精辟点评</font>,别无二人。</p></div>
<p>SCHEN兄客气了,我这点爱好算是比较偏吧。</p>
<p>以前PP有句名言:很多品牌都不值得买。本意虽是让大家不要盲目乱信一些品牌的吹嘘,但我觉得多一些品牌提供多一些选择,不算坏事,百花齐放,各花入各眼,我们应该帮助大家一起去深入了解它们的底细。</p>
<p>如果最后都集中到某一两个品牌,那不是一个好的结果,反而是一个杯具。</p>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4: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如影随形</i>在2010-4-5 9:14:00的发言:</b><br/>
<p>其他的不说 现在的真理是真的很难看,不知道除了“EI”他还有什么?不懂得还很多 进来温习下。</p></div>
<p>真利时按照上任总裁的颠覆式理念走出了一条“不凡”的路子,眼球是吸引不少,炒作目的也算达到,但表迷的不同看法也有很多,这种短期模式会不会对传统品牌造成不利影响,暂时还不好说。现在真利时好像正通过复刻一些经典古董款式设计来矫正。</p>
<p>前任总裁做的一件大功德,就是将EL系计时芯彻底优化,不再守着当年那个旧思路,技术提升了不少。</p>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听泉</i>在2010-4-5 14:13:00的发言:</b><br/>感觉排名越来越难了,历峰集团介入后很多品牌机芯都差不多,类似统机芯就不好排名了~~~ </div>
<p>集团内的排名相对比较简单,它们有明确的市场地位、竞争目标等。</p>
<p>&nbsp;</p>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6: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ETA也可以分出特、高、中、低。</p>
<p>万国的战马,说它不是特,谁也不会同意。</p>
<p>&nbsp;</p>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HSEAL 于 2015-2-8 16:57 编辑 <br /><br />2000年初次接触网络钟表论坛时,以台湾EDDIE’S钟表网
最有人气,汇集港台诸多钟表玩家,当年我在那里获益良多,学到很多以前在国内了解不到的知识信息。可惜后来网站遇到瓶颈,站长也疏于管理更新,网友纷纷转到新人气网站如“腕表巴士”那边去,EDDIE'S日渐萧条,终于倒掉。回想起这些事,总是特别伤感,所以2005年答应接手名表论坛版主一职时,G说不理解我为何会这样做?我说不想看到另一个EDDIE'S的悲剧,不论人事的争斗怎样,名表论坛也是大家一起参与发展起来的,是共同的家园。我曾因与PP、SOSO斗气而离开,但当时除了WATCHBBS还能去哪儿玩呢?终于忍不住还是回来,其实我们终归对它有感情的。到了再次离开名表时,徐版难舍的心情我特别理解,和以前的PP一样,那里更含有我们的心血了,怎能说放弃就放得下?离题了。在EDDIE’S时认识的TSY杨教授是我很敬佩的一位前辈,思路很特别,意见很中肯,并不以品牌热度而轻言高低,这和德国几位专家学者的客观看法很相像。杨教授发言不多却每每切中要害,精彩语录我都一一保留,偶尔看看还是很有趣味。转载部分TSY语录:</font></pre><pre><font size="2">机械表储能:IWC採用Eta原件生產的錶款都使用Nivarox-I 游絲,其等張或等頻性(isochronism)早已受到錶界的肯定,一些著名機心包括Lange, JLC都採此款。
較為"普通"的機心則使用"Flat"游絲,常見的中低價位機械錶內大都是此類,Rolex某款機心也採此Flat"普通"貨,但該款錶被炒得火熱,有陣子售價甚高過定價。 一般手錶的發條完全上緊,其實只達其80%緊張度,要留緩衝空間以防擰壞,而手錶在能量1/3至2/3(上緊)之間運行穩定,而低於20%時則容易出現秒差,而其範圍僅在個位數,即使1200元的精工都在此內。若不是秒差而是分差或變成時差,則可能是上鍊系統的毛病,而非發條游絲本身的問題。
名剑与名表:電影臥虎藏龍中李慕白認為青冥劍多惹是非,留著無用。然而,玉嬌龍偷走之後,便仗名劍狂妄,有賴大俠藉一根枯枝調教,好好教誨這叛逆的小女子。
李慕白的武功已達到兵器無形的境界;覺得名劍乃身外之物,非但不需要反是累贅,倒是愛恨感情讓大俠理還亂、魂牽兮也! 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追求名錶,
好像初入江湖的少年俠仕追求名劍一樣,不過名錶可能更難追求,千萬美金都還不夠的錶款這輩子難有希望。此外,名劍需要其他條件的配合,要具深厚的內功(包括輕功)、精湛劍法才能顯現名劍的氣勢。電影中李慕白氣定神閒在竹林頂上輕搖,玉嬌龍在竹枝上重心不穩,手上的青冥劍非但無用武之地,反而礙事,便是很好的例子。名錶要什麼搭配?身上的行頭、座車、名廈或權勢?還是身邊一堆的麻辣女子、漂亮美眉? 有智慧看穿了名劍和名錶的虛榮,可喜可賀;有本領唾手可得天下名錶(或天下名劍),也可敬可佩。我等凡俗的生活不外乎迎接各種挑戰,以及追求不同程度的滿足;像花三個月的薪水買錶,耗三年時間追求另一半,熬卅年的貸款購屋等等。江湖(社會)生活中除了名劍(名錶)之外還有許多其他,所以要規畫。年輕朋友,來日方長,紮實基礎為上,深修內功為先,以及勤練密招為要。有朝一日幸得名劍,才能舞得生風,懾敵於劍光靈氣。若與名劍無緣,彈指神功、折枝為劍亦銳不可檔。電影中李慕白教訓玉嬌龍,以文亦武銼銼大小姐驕氣,那段情節令人印象深刻。年青的朋友存了錢想買名錶,是不是多想想這筆錢是否還有更好的規劃?去深造(這就是練內功),去學些技藝(學絕招),成家基金開始籌劃,投資或創業也行,戒喪志了! 勉勵自己容易,實踐力行困難,當年我24歲時,手上的錶是花了超過3月以上的薪水呀!如今年歲雖增,但凡俗的物慾仍然薰心,對名錶還是看不透,但敢大筆花錢買錶的豪情不再,那是有幸娶得俞秀蓮般的女人,我比李慕白幸福多了。沒緣得名錶,安慰自己說身外之物嘛!不同典型:花木蘭與林黛玉兩者是不同典型,前者躍馬奔馳、縱橫沙場,令人起敬;後者吟詩詠詞、捧心葬花,令人憐愛;兩者不宜相提並論、不可彼此比較,更不能互換時空環境,其後果不堪設想! 不同類型手錶差異甚大,從錶心的厚度就知其耐悍程度。Rolex標準機心3135(如Sub)厚度達6.0 mm,但同樣功能的自動日曆款如JLC 889(如Master)只有3.25,Zenith Elite為3.28,PP 350為3.22;常見的紳士款Eta 2892則為3.60,這已相當耐震了。再厚些的Eta 2824為4.60,刁陀Sub內部就是此款,是Rolex選中作為副牌的机心。一般精工和Citizen自動款的厚度分別為5.50和5.32,當然強悍。俄國依Rolex設計的錶款更有24年持續運行、從未保養,錶內充滿泥垢水漬,而還能每月以二分鐘的誤差準確運行的超悍款。 錶迷欣賞"耐操"款,應要追尋正確對象,要找潘金蓮型或飯島愛樣,才會滿意,遇到李清照只能在月滿西樓時,歎許多愁,聊聊那款錶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浅说机械表:機械錶是類比Analogue世代的產物,理論上應不容於e世代。目前講究知識經濟的新貴,從Digital世代進化而來,從小即是石英錶的愛用者,也習慣於石英錶的準確、耐震、價廉、維修簡單及復雜功能。這些都不是機械款所長,類比的物品要以不同的角度來欣賞,才能體會其精髓。 機械錶有兩極的
形象,一方是以欣賞工藝、尊崇設計的觀點來審視各款,當然還常帶有名牌的虛榮,不俗的炫耀的心態在內。然而,在一些低度開發地區,機械錶又是能力有限的象徵,因為石英錶換電池是項負擔。日本錶廠在石英錶革命興起時,即有計畫地將機械款外移瓜分第三世界市場。精工包下亞洲、東南亞(新加坡生產機心、大陸裝配);東方從巴西攏斷南美,星辰(Citizen)移印度霸佔中亞並擴及東歐。這些的代表錶款即是我們常見的精工5號、Citizen-7號(皆1200-1500NT),以及較貴的各型東方款(約3-4000 NT)。 近十年來機械錶熱興起後,這些錶款也改頭換面,在歐美市場中尋著利基,市場開拓而也有相當的成績,例如,精工的潛水錶、裝Citizen機心(Miyota)的Invicta Sub(香港出口)、東方的儲能顯示各款(例M-Forse)等。這些錶款外表也許亮麗,內在的械件卻是粗製級,但也是足夠應付一般勞動所需,畢竟這些錶款的訴求,主要是開發中地區的中低階層。機械錶貴嗎?若不計較形象,從這些錶款來看一點都不;自動、星期、日曆款才1200元,可用數十年以上,當然物超所值。 精緻的機械錶有許多講究;最簡單的體會是拿起上述的實用錶款搖搖,不但可感覺其自動陀的晃動,甚可聽到其沙沙擺聲,尤以東方為最;試試Rolex,一點感覺都沒有。另外,價廉款要猛搖一陣才能啟動,Rolex 輕晃數下即足夠讓錶運行;另外某牌機心拉鉤上鍊設計(俗稱啄木鳥),幾乎是拿起手錶的動作,即足能驅動秒針。這種動能效率的追求,涉及許多理念與工藝,當然也拉開了價格距離。錶友有機會可試試手上鍊一款pp錶,感覺下那種像頂級絲綢般的平滑順暢,再試試俄國錶,哇!又厚又重又皺的牛仔布,這種感覺上的不同,源自整個工程上系統上的講究,也是百倍以上價格差異的結果。 買什麼錶好?實際上什麼錶都行,有了Rolex的Sub,不妨加隻Seiko的Dive,換著帶比較下感覺。有點閒錢再買隻IWC的Aqua或Blancpain的50 Fath,或中價位的 Seamaster,不然Sandoz也是Swiss made,其潛水款價位僅略高於Seiko,幾隻錶比較下,不但多趣味,也會發展出個人的愛錶哲學。 錶海無涯,入門者感覺面前是浩瀚一片,其實沒關係,因為進階者的面前是一片浩瀚,專業精進者仍常歎錶海一望無際。我佩服珍惜手中一瓢飲而無視錶海波浪萬千的錶友,我也羨慕有人有自信唾手可得天下名錶!我們畢竟業餘,常歎鐘錶的認知還不夠呢!技术坑人才黑:<br/>錶店內的各款售價有其個別考量,不滿意可到別家問問,貨比三家不吃虧,錶店從價格來坑人有限。錶友要追什麼熱炒超人氣款,錶店非但不折扣,還在訂價上再加二成,這不算是心黑,而是有理;願打願挨、兩相情願。過一陣子錶廠出清了舊貨,改炒另一庫存款,才發覺自己是冤大頭,不要怨人家心黑,這本來就是生意經嘛!怪自己眼睛發黑、隨炒而追,看不清行情! 真正的黑是以技術坑人,最常見的是收手工精緻保養調校的費用實際只是點下油了事,或用超音波一油到底應付。更糟的是馬虎組裝、遺失零件或被調包,問題更大。一般多加了微調設計手錶,其等級和價格更上一層,只要少那一顆微調螺絲,是萬元級的差價。更慘的是擺輪補償螺絲少了顆,師傅以焊錫補回失重,手錶雖堪便用,但其工藝價值全失。錶友被技術亂坑很多都不知,尤以高級款為然。 技術黑店甚難辨認,有些正式維修中心我都覺黑白大小眼。某款錶我原先送正式維修中心保養,但報價太離譜,後來送回瑞士原廠澈底調校,來回包括郵資、保險只需一半的價格。手錶挑剔或講究的關鍵甚多,我常覺技術陷阱處處都是,這些不能怪錶店,黑心師傅坑人,錶店也是間接受害者,錶店想以價格來欺消費者,實際上黑不到那裡去,在技術上被整一下才慘! 台灣工資是瑞士三分之一(麥當勞打工瑞士每小時約10.5美元,台灣每小時75元),手錶維修的收費非但不比人家低,有時更貴,技術還不見得高明。越高級的錶款被冤的機會越大,最近聽某錶友送某高級款保養,店方要價10萬,錶友不要怕語文能力不夠,不敢送回原廠維修,寧可花錢翻譯,也不要被黑心師傅痛宰。机械表有何好处?<br/>1,秒針每秒跳6-10次,運行滑順 2,滴嗒聲音好聽 3,喜歡手上鍊的感覺(Seiko最近推出一款手上鍊、鈔針平穩滑動的石英錶Spring Drive,可惜缺滴嗒聲) 4, 擺陀隨身體互動,手錶好像是軀體的一部份(少數石英錶也有擺陀;Rolex無聲,缺這點感覺是缺點也是優點) 5,需要照顧、需要付出,容易培養出感情 6,每隻机械錶都有其獨立的個性和脾氣,趣味多元化 7,講究多、挑戰大 8,机械復雜、結構壯觀,可充份表現出不同設計理念 ,有歷史傳統,成為古董和傳家寶的机會大些 10,與大多數人的喜好不一樣,自以為有與眾不同的品味,畢竟高級錶都是机械錶。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0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很多人大概也包括PP兄在内,起初把石某在名表论坛所起的作用看得过重了。其实我隔了这么远,哪会有那么大能量?孤单先生倒是很愿意来电话跟我商议,可每次一个多小时基本上都是他在倾诉,不容我插口,只逼我站队表态做选择题。我只好事后写长篇电邮跟他说想法,他通常也选择一些符合自己心意的观点来接受,大部分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就垃圾广告一事,最离谱的一段时间,我每天上线就要花两个小时清理垃圾,啥也干不了,网管可能因为工资问题常撂挑子,后来还是徐版帮着争取到批量删除帖子的权限。</p>
<p>每次闹事,都有相当多热心会员给论坛出谋划策,我每贴都仔细看过,很多建议其实和徐版、我的想法一致,不过我内心也很清楚,BOSS的立场摆在那里,这些只能是永远无法兑现的空言。在闹事的场合,我实在不知道该出来说些什么,因为论坛是与BOSS绑定的,只能徐版出面淡化、再淡化。到了钟表论坛遍地开花,谁离开谁都一样过的时代,离开是迟早的事,我们不闹,就祝福一下吧。</p>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0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hyyzmy</i>在2010-4-5 22:12:00的发言:</b><br/>
<p>表海无涯钱作舟,说的太好了,现在的表已经不是一般的贵了,就算是亿万富翁也折腾不起啊,有些表,简直就不是卖手表的,是在卖金和钻石的,</p>
<p>&nbsp;</p>
<p>记得锺永麟先生说过,如果一辈子只买一个表,“建议是劳力士”</p>
<p>&nbsp;</p>
<p>不知道石版的选择是什么??</p></div>
<p>以前我也会选劳力士。</p>
<p>现在可能根据不同人士不同需要再分析一下,比如昨天还有一个朋友要帮她父亲选一只表,要五万内、皮带,品牌不要太招摇,最好国内不常见。劳力士的好处,说明一下即可,不必推销式介绍,多给人一点选择余地比较好吧。</p>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0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是,那时我们三个都是比较气盛的年轻人。</p>
<p>所以,PP和SOSO以后的事,我不全认同,但理解。</p>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4-6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FLEX</i>在2010-4-6 4:44:00的发言:</b><br/>P在去年某期《时尚时间》上称soso为“中国第一手表奸商”。 </div>
<p>他们的故事,都够说上一阵的,这里不讲了。</p>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1 20:46 , Processed in 0.378920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