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天津] “五星”表试制成功后不久, 以此核心技术为基础至一九五七年成功研制、生产出 “五一

  [复制链接]
527543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21: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两位大表侠都不要再争“第一”了。因为争“第一”我认为是无果的,原因很简单:用什么标准定义“自制国产表”?谁明白了其中真谛,谁就知道了争“第一”的无果结论。据我所知中国到了1960年代中后期才真正解决了游丝生产国产化问题,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无一块中国生产的表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产化的,可能还有其他部件存在类似问题(我不知全貌)。我建议对某一块标志性的表可以在其前面加可以说明主要部件试制的情况下,称其是某一技术款式表领域的“第一”(既是史料可确切查找的,也有实物收藏的,如304,623),这也让我们国表爱好者有个全面了解每个品牌表起步时技术状况的机会。既然大家都是国表爱好者(我想这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前提),我们应该多从技术角度去剖析各种品牌国表起步阶段的技术特点。总之多务实些,那“第一”就不重要了。争“第一”,是上世纪那个革命年代的特征和政治需求,现在是新时代新人,我们应理性客观了解分析那段历史,不然,难道我们还要步他们的后尘?
    我这里还要带一句话:正如许多国表爱好者的收藏渐入佳境,对1950年代前后的所谓“组装表”,又有人称华成表类,也有实物收藏了。我们要认真研究其史料和发展过程,现在无多少书和人在研究这块领域的表和制造史,是个遗憾。因为我认为它们是1950年代后期国人想做“国表”的铺垫和前奏曲,许多造“国表”的人和技术来自那里的积累。
    中国的手表工业史绝不可能是断章取义的,也不是为某些目的而写的片面史,必须是全面的,循序渐进的客观制表史,让我们大家为搞清国表史而做一个国表爱好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10-30 21: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楼主的发言,再提几个问题,供大家深思,我认为搞懂这几个问题了,国表历史的一些精髓也就大概了解了:
1。天津表无论是ST2还是ST5,其最根本的技术特性是什么?上海表581系列(衍生型号到662都算)的根本技术特性又是什么?
2。为何几乎是同一起跑线上的两大品牌表系(地方政府重视,投入大,工厂全力以赴搞研发,生产),生产产量却有近十倍之差(指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前)?
3。为何青岛手表厂要生产类581表,受到阻力?
4.1970年代初,为何当时的轻工部强力推动统一机芯表?
板凳
发表于 2011-11-1 20: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1950年代的当时宣传是带有政治色彩的,突出的就是“第一”,“国产”。报喜,也不知道做出来的东西能不能用,有没有实际意义,我不信这些东西,更不相信一些所谓“史料”,我最近拜读了一本2011年7月出版的中国计时器史料书,我发觉其中有些内容错误百出,是非颠倒,误人啊!作为我一个国表收藏者,只想用收藏实物去验证一段客观的制表史。我绝对相信在1950年代前我国已经有人做出粗码表了,甚至细码表。
地板
发表于 2011-11-8 10: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简明 发表于 2011-11-8 01:53
之后首先在天津手表厂工作时和有关技术人员殷承惠、江达生等人在一起对天津仿制瑞士FHF-28的机芯 ...

多个史料都对国表早期研发生产和苏联专家到中国干什么有比较明确说法的,这里我建议大家参见《中国计时器通史-近现代卷》第218-220页(由天津海鸥表业有限公司人员王亚舟,陈曼璘,杨瑾,罗建毅执笔)。主要意思见下:

    到天津厂就是帮助指导五一机芯(仿FHF-28薄机芯结构)改进结构,加大,加厚改进主夹板和机芯厚度等结构,天津厂当时遇到机芯加工成品率低下,导致产量上不去。同时在加工工艺及设备指导改进。使五一表能到达10万成品表/年产量规模。

   反观上海表厂一开始就采用17钻高夹板的Sellca厚机芯为试验蓝本,期间虽大量改进,但581系列高夹板厚机芯特点一直坚持到1967年停产。不但仿制,而且将Sellca原来的台阶型上夹板改成斜坡型(五一机芯后来也是将凹型上夹板板改成斜坡型的),以加强机械刚度达到加工变形小,对机芯联调试时留出更多配合余量,故机芯成品率高。同时1957-58年上海厂为适应大规模生产表的要求,已经对生产图纸,工艺图纸规范化和标准化,并大搞技术革新,自己生产了大量设备和创新工艺,为规模生产创造了坚实基础,故在1960年就使581表达到50万成品表/年产量规模,继而在以后更高达上百万的产量规模。苏联专家也在1960年到上海厂指导工作,主要是帮助研发生产薄型机芯SB307,样机已造出,但后因专家撤走等原因未规模生产。

   各位看客看到这里不仅要问:为何要坚持造薄机芯表,而当时又造不好?我的回答是:
1.1958年是大跃进时代,冒进,不顾实际国情的急躁浮夸风盛行,急于赶美超英;
2。北京轻工业部的主导意见就是要做薄型机芯,设想一步跨到当时国际主流表领域;
3。反观当时国表工业刚起步,材料,加工工艺落后,无国外先进技术有效交流(西方封锁),不具备大规模生产薄机芯表能力。
4。这样实际的钟表工业国情与人的主观愿望产生激烈碰撞,谋者胜!
5。题外话:当年天津产的五一表轻工部早就给部颁型号ST-2(A);上海产的A581系列表(591,592,611,623,631,656,657,662等)一直没有部颁型号。其他地方要做581机芯表也就无大果了(青岛,广州,杭州?均做过)。但是581表给当时的中国表业仍然带来了巨大效益,节省了大量外汇。

   其实我们现在没有必要再去争面子上的第一,老大了,让历史客观的存在那里!这也是我对前面自己提出的几个问题的一部分回答。
5#
发表于 2011-11-8 10: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一下:五一表的最初部颁型号是:ST1(不防震),ST2是防震表。
6#
发表于 2011-11-8 13: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琉璃色 发表于 2011-11-8 10:41
说的很到位,码了这么多的字,辛苦了

多谢楼上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6-9 17:44 , Processed in 0.19486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