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通

标题: 2010年中国高端手表发布品鉴会在北京举行 [打印本页]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3 21:40
标题: 2010年中国高端手表发布品鉴会在北京举行

2010.1.23下午1:30在北京东长安街10号·长安俱乐部8楼宴会大厅举行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3 21:43

品鉴会上的部分国产精品手表

 





作者: shek329    时间: 2010-1-23 21:47
北表是越来越敢要价了。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3 21:47




作者: bastian    时间: 2010-1-23 22:15
怎么品鉴法?
作者: 钟表金钢    时间: 2010-1-23 22:15

全是北表啊!

 


作者: 行者无疆    时间: 2010-1-23 23:06
QUOTE:
以下是引用bastian在2010-1-23 22:15:00的发言:
怎么品鉴法?

[em65]


作者: 机械米    时间: 2010-1-23 23:06

都侧重做陀飞轮

如果说做三问、计时等有技术困难

但万年历应该相对简单许多

而且可以作为组件叠加在以往的基础机芯上

为何不做呢?


作者: shek329    时间: 2010-1-23 23:39
QUOTE:
以下是引用机械米在2010-1-23 23:06:00的发言:

都侧重做陀飞轮

如果说做三问、计时等有技术困难

但万年历应该相对简单许多

而且可以作为组件叠加在以往的基础机芯上

为何不做呢?

现在国表的问题是,压根没有能镇住场的基础芯,都去做复杂了。


作者: lncs    时间: 2010-1-23 23:44

形式大于内容,净搞花架子,哎-----------


作者: 机械米    时间: 2010-1-24 00:03
QUOTE:
以下是引用shek329在2010-1-23 23:39:00的发言:

现在国表的问题是,压根没有能镇住场的基础芯,都去做复杂了。

从前的那些长三针机芯不都挺好

基板无需更换,索性把上夹板变成3/4,仔细打磨

不都很漂亮?


作者: VIP已过期    时间: 2010-1-24 00:09

有个壹佰贰拾万的~


作者: lncs    时间: 2010-1-24 00:14
QUOTE:
以下是引用机械米在2010-1-24 0:03:00的发言:

从前的那些长三针机芯不都挺好

基板无需更换,索性把上夹板变成3/4,仔细打磨

不都很漂亮?

就这几个字够练半世纪的,现在国内急功近利的品牌太多了,谁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点事-----------


作者: bastian    时间: 2010-1-24 00:23
简单款没陀飞轮卖得贵啊...
作者: shek329    时间: 2010-1-24 00:25

国产统机或者再以前的手动机芯大都是仿瑞士的旧通用机芯,瑞士人自己早都淘汰掉了。北表也有个仿朗格的机芯,盲目抄袭、打磨也一般。

 

国产货的打磨,我至今没看到一个优秀的,都是很楞很假的感觉,很多人都说他们下功夫了,不懂为什么总是不行,也许:1.我们的师傅看传统上乘作品太少,没有领悟,仅限于“仿”、“工”级别,近年来更是多快好省大跃进追求利润;2.缺少美学修养,尤其是西方美学,钟表制造起码是规范、标准的艺术,天马行空也许能出个把手艺匠人,出不了量产名机。


作者: bastian    时间: 2010-1-24 00:53
也许是那些师傅看得好表太少了?
作者: kennethpan    时间: 2010-1-24 03:04
国产打磨我认为从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来看已经完全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只是心态,一句话:"急功近利."
作者: ID:19830805    时间: 2010-1-24 06:34
QUOTE:
以下是引用kennethpan在2010-1-24 3:04:00的发言:
国产打磨我认为从设备,工艺,技术等方面来看已经完全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只是心态,一句话:"急功近利."

[em17]


作者: 太阳雨0007    时间: 2010-1-24 07:39
QUOTE:
以下是引用lncs在2010-1-23 23:44:00的发言:

形式大于内容,净搞花架子,哎-----------


作者: 听泉    时间: 2010-1-24 10:27
QUOTE:
以下是引用shek329在2010-1-23 23:39:00的发言:

现在国表的问题是,压根没有能镇住场的基础芯,都去做复杂了。

顶顶,国表欠缺的就是这个,花哨东西反倒太多,走下去就会离总推荐的不远了......


作者: OHSEAL    时间: 2010-1-24 10:41

表如何且不说,俊男美绿,场面已经不错,感谢分享!


作者: gghr89    时间: 2010-1-24 11:49
QUOTE:
以下是引用shek329在2010-1-23 23:39:00的发言:

现在国表的问题是,压根没有能镇住场的基础芯,都去做复杂了。

可以招人才来开发不


作者: cdde    时间: 2010-1-24 19:17
QUOTE:
以下是引用gghr89在2010-1-24 11:49:00的发言:

可以招人才来开发不

 

还是靠收购吧,不过手表这种奢侈品产业,需要文化底蕴,需要长期的沉淀,不同于工业。


作者: 周小美    时间: 2010-1-24 20:58

同意徐版,几个妞不错。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4 21:52

谢谢二位版主和各位朋友的关注,批评也好,鼓励也好,都还是关心国产表的发展。

我继续介绍,说的不对请指正。

我在研究国产表的历史,

谈谈我的看法。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4 22:47

我手里有30张请柬都发光了,愿意去看国产表的朋友还是挺多的。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4 22:52

领导来了不少,到场的嘉宾也很多的。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4 22:57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天津海鸥王德明总经理讲话,说的很实在,很精彩。(稍等,整理一下再发文字内容)

 


 


作者: smill    时间: 2010-1-24 23:09
关注下[em17]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4 23:12

说到国产表的历史,可以天津为例。

 

1955.3.24在天津诞生了中国第一只手表“五星”牌手表,结束了中国人只能修表不能造手表的历史。(在这之前,除品牌表外,一般都是用国内的表壳,组装上各式国外品质不齐机芯,来销售,质量不会有保障。)

 

 

因为“五星表”到现在也找不机芯,就只能看个外壳表盘了。

注:这还不是15钻的那只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4 23:21

我们从机芯的变化上来看看国产表取得的进步

 

从“五星”粗马机芯,过渡到了细马的“五一”手表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4 23:24

再看:加上“防震”改进上夹板的“51表”机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4 23:25:29编辑过]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4 23:33

历史上天津早就开始走自己研发机芯的道路了:

天津六五年开始试制自己的机芯“东风牌”。(在国际上有一项规定,仿制他国的产品是不允许出口的,当时国内手表均为仿制,要想冲出国内市场,必须研制设计自己的新机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4 23:33:37编辑过]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4 23:44

历史上天津很早就做成功了计时码表这样的复杂机芯:

 

1961-1966年,用时5年半天津完成了国家交给的秘密项目代号为“304“。这是为中国空军制造的第一批的航空码表,从中能看出天津手表的进步,是巨大的。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4 23:48

天津研发的道路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还有很多,我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4 23:58

民族手表发展的现实:

 

平心而论,中国的手表工业从一开始就走了以“实用”为主路线,虽然“北表”早期有“不赶上瑞士水平不出厂”厂训,但当时国内市场的现实,还是让手表低下了高贵的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4 23:58:24编辑过]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5 00:06

回顾历史上的瞬间:

 

你看看生活在昨天的人们那种渴望的眼神,你就不会对以后出现“统机表”的大量生产,缺少个性化的局面感到意外,痛心疾首了,这也是中国的现实问题。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5 00:15

中国的手表企业发展到现在真的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在会上通过和这些国内品牌老总们的交流,你会知道的更多,希望以后大家多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他们也愿意听取你的意见的。有机会你试试。

 

王总的讲话,我整理一下发上来,谢谢大家关注。


作者: shek329    时间: 2010-1-25 04:52
QUOTE:
以下是引用富贵园在2010-1-24 23:44: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0_444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以下是引用富贵园在2010-1-24 23:33: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0_443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有些话说得过头,得罪莫怪,其实都是为了国表好。

过去我们制表并不缺乏人才,设计多少能跟得上瑞士步伐。但是石英潮以后瑞士机械表重新找回自己定位的时候,我们刚进入电子表时代,机械表制造落伍了,从头再来,难以一步登天。基础做不好,怎么让人相信你高端的东西?上面这种基础手动机芯,现在还能做吗?(看看夹板的质感,再比较一下现在的夹板)即使做了,准吗?修饰好吗?国表厂似乎没人考虑这些问题。统机上钻几个窟窿做成怀表出口给国外一些小邮购公司,仿西铁城的自动机芯提供给A货,没有人相信你的诚意、相信你会用心去做表。弄个能旋转起来的擒纵装置真的就能跻身一流了吗?

ETA要停止供货给集团外厂牌,国外几个机芯厂商想开发替代品却困难重重,对中国表厂来说这是多好的机会啊,可我们真的拿不出一个成熟耐用的基础手动机芯和自动机芯。

 

再说一下那个海鸥计时芯,这种早年无打磨版本很朴实。再看看现在的版本,注意看条纹和珍珠纹的粗劣打磨:

如果没能力打磨好,就不要搞得那么花哨,弄巧反拙,挡臂零件感觉也不如以前的结实。另外上链的手感稍差了一些,希望能越改越好。以这种成本做出这样的计时芯,还算有一点希望,因为外国没有人再做这样低价格的古典计时机芯,是一个空白领域。

 

陀飞轮万年历三问,那些东西没有几十年上百年的文化沉积,想获得认同很难。陀飞轮不是一定不能搞,要搞就搞点差异化的,具体的不在这里多说,再讲要收钱了。

 

国表的设计最为人诟病,专挑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牌经典设计抄袭,讨好一些廉价表客户也罢了,偏偏还要往大了吹,上升到“振兴”“赶超”的层面。这一点我最佩服北京手表厂的执着,越骂越精神,仿江诗丹顿三问表壳闹了笑话以后还是那么自我感觉良好,做了一个“北海表”,外壳抄欧米茄,面针抄百达翡丽,机芯抄朗格,如果再仗着混在皇城的地理优势,把LOGO改成皇冠,就齐活了,四大品牌伺候我一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6 1:52:31编辑过]

作者: G    时间: 2010-1-25 05:54
我非常愿意花一块简单钢劳的价格去买一块稍稍“拿得出手/入得法眼”的国产的基础三针腕表。可惜我寻寻觅觅过一阵子后,得出的结论是:或许10年以后再试试看。
作者: murphyhe    时间: 2010-1-25 09:24
别的不说,所谓国家规定机械表误差在+—45秒都是正常,各厂家都奉若经典,就知道国表没有光明的前途,自甘堕落的表现,做复杂也只能理解为抢钱,不是我不爱国货,而是在这种氛围下爱不起来!!我看了标价120万的那块表实在看不出值在哪儿!!
作者: 听泉    时间: 2010-1-25 11:14
国表收藏原先都以为只玩个盘壳针,现在看来大错特错了,除了统机以外还要多看啊,可惜实物太少,尤其是全原装滴~~
作者: renwatch    时间: 2010-1-25 13:40
连最简单的基础芯都做不好,拿什么资本要那么高的价钱?看看他们的机芯打磨,我真想吐。。真不知道他们到底知不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我觉得一个品牌起码要有一个完美的打磨技术和扎实的基础机芯后盾,在加上过硬的专业技术,这样才能打造一个真正的腕表,真正的艺术品。而国内品牌貌似只知道,只要我做了陀飞轮,我就能跻身于世界水品的名表之列,这样看来真是可笑,一个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知道的厂家,能做出什么好的东西!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5 23:37
QUOTE:
以下是引用shek329在2010-1-25 4:5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富贵园在2010-1-24 23:33:00的发言:

 

有些话说得过头,得罪莫怪,其实都是为了国表好。

shek329总版主和各位朋友好:

 

其实大家说的没有什么“过头”的,不会有“得罪”一说的。

“其实都是为了国表好”这句话,说的好,我赞同。

 

如果如果大家和厂家老总见面提,面对面的交流大家就会感觉到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其实是很“清醒”的,有机会应该试试。这样的品鉴会还应该开,也有必要开的,还应该多请我们这样的表迷参加。

fficeffice" /> 

我来这里只是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国产表历史,您再这样客气我就不好发言了。

其实我知道这里的表友都有很高水平的,我喜欢这里,是因为这里是大家能相互说自己的感受论坛,如我说的不对,请大家指正,谢谢各位朋友。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5 23:42
QUOTE:
以下是引用murphyhe在2010-1-25 9:24:00的发言:
别的不说,所谓国家规定机械表误差在+—45秒都是正常,各厂家都奉若经典,就知道国表没有光明的前途,自甘堕落的表现,做复杂也只能理解为抢钱,不是我不爱国货,而是在这种氛围下爱不起来!!我看了标价120万的那块表实在看不出值在哪儿!!

 

有关历史上国家标准的制定:

摘自上海地方志

1962年,轻工业部颁布机械手表标准:规定每昼夜走时误差幅度分为三级:不超过正负45秒为一级,不超过正负60秒为二级,不超过正负90秒为三级。此后轻工业部修改了部颁标准,规定不超过正负30秒为一级,不超过正负45秒为二级,不超过正负60秒为三级。fficeffice" />

1958年,上海牌A581型机械手表每昼夜走时误差正负为60秒。要提高机械手表走时精度技术,擒纵调速机构是重要关键,它是机械手表的“心脏”。由于加工难度大,光洁度要求高,一直是机械手表中最突出的技术薄弱环节。1965年,上海手表厂对A581型机械手表进行改型设计。摆轮擒纵调速机构主要零件,按照摆轮惯量要大,重量要轻的原则,将螺丝摆轮改为光摆,摆轮外径由原来的10毫米,放大到10.3毫米,由于惯性半径增大,并在等惯量与重量比原增大12.66%,并保持原力矩,摆幅可增大20°,摆幅的平立差减少1520°,使每天走时误差可减少5秒。为提高表机等时性和走时稳定性,调整擒纵机构工作参数,提高工作效率10%。改型设计后机械手表为SSIA型,使走时日误差从60秒减少到45秒。

1972年,上海手表厂又把SSIA型慢摆手表改进为SSIK快摆手表。慢摆变快摆主要是通过游丝加厚,并缩短游丝长度,从而使游丝振荡频率由每小时18000次提高到21600次。摆轮游丝频率越快,抗干扰性越好。同时,调整了秒轮与擒纵轴齿的传动比。使每昼夜走时误差由正负45秒减少为30秒,达到轻工业部颁布的一级表水平。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5 23:52

这是我根据王德明总经理在20101.23中国高端手表发布品鉴会上的讲话整理,不完整,只算做个参考,请以“官方通讯报道”为准。

 

尊敬的理事长、张会长、秘书长、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天津海鸥手表集团的总经理,我叫王德明。

很高兴参加这次中国高端手表品鉴会。刚才田理事长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手表发展的情况,如果过去中国手表企业只能是在上,和满足人们一般需求上还有所贡献的话,那么到现在可以这么讲,从今天向大家所展示这些国产高端复杂手表上看得出来,中国已经结束了中国人只能制造低端手表历史,中国在向高端手表上的发展时期已经开始了。

大家都知道巴塞尔有每年一届的手表展示会。其实我们从本世纪初开始,特别是从060708年开始,中国的手表产业在瑞士的巴塞尔每年手表会展上都有新的产品推出。已经在巴塞尔上产生了相当大的振动,他们甚至说我们是在巴塞尔上刮起了一股“中国旋风”。我记得在2008年的4月7日我们海鸥在会上展示了我们的双陀飞轮手表,而历峰旗下的一个独立制表人以双陀飞轮结构侵权为由投诉了我们,但结果却是我们的双陀飞手表通过了瑞士专家组的鉴定,最后是海鸥胜诉。说明我们中国民族手表业已经掌握了自主的高端手表技术,开始进入了国际高端手表领域,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民族工业的骄傲。

中国第一只手表于ffice:smarttags" />1955324诞生在天津,这只表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只能修,不能造手表的历史。那么几十年来,在各级政府领导下,中国民族手表工业一直在不断自我完善,开拓发展。

今天参加这个品鉴会的有天津、上海、北京的手表企业,我们是以技术为中心的中国手表企业的代表,如果说我们过去整个的手表企业,在计划经济进代为整个的中国市场生产了大量以“实用、耐用为主的手表”,满足了那个时代人们的一般需要。那从现在起,我们已经开始有了高端手表生产,大家现场可以看到,我们从近几年开始,我们的手表企业已经陆续生产了一系列的多功能手表,包括号称世界三大经典的陀飞轮、万年历、问表,我们这几个企业基本上都已经完成。这些都是我们以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获得的成功。

这让我又想起08年那次胜诉后,我在瑞士参观了一家很有名的手表工厂,他的第五代传人看了我们的手表,对我说的一句话:“做为朋友我非常高兴,做为瑞士手表的竞争对手,我感觉瑞士手表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过去了。”

站在今天这个会讲台上,我特别感谢协会给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品鉴会,把中国高端手表系统的全面的介绍给大家。这是以前没有过的,总是让我们有些遗憾的地方。

今天我们带来的这些高端手表,这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成果,告诉大家,近十年来我们企业每年投入不低于2000万人民币到技术改造中去,累积到如今有一个亿,接近两个亿。我们的设计能力,我们的工艺制造能力,我们的机械设备,已经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能够以自己的独立知识产权设计制造高端手表,这是我们民族手表工业的进步,也是我们值得自豪与骄傲的。

我在向大家介绍一款我们的ST-19手表,它的前身就是代号为304的国家秘密任务项目,我们过去在60年代为中国空军设计制造的第一代航空计时码表,张会长可以为我们见证的。304的结构到现在为止,在国际上也不失为一款高端表款的结构,我记得以前有一位收藏家给我们讲,遗憾的是以前我们对这表的推介还是没有让更广大的表迷和收藏家认识到,了解到这只表的意义。今天我们有了这个机会了,在这个品鉴会我们会向大家展示我们更多的高端产品,让大家来了解我们。

今天这个会,应该还有更多的制表业朋友到会,我认为还有几位朋友也应该到场的。我记得,我今年在深圳表展上表了个态,就是今后,我们把我们的企业,任何一点成绩、每一个进步,都不只看成是自己的,而是看成是我们中国民族手表产业的,我对我们几个企业,包括我们所有的品牌经销商们取得的每一个成绩,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我感觉我们除了要肩负起我们自己的企业的责任还有我们民族的责任。

所以我现在向大家做一个表态:我愿意和我们在座的手表制造业伙伴合作,我也向我们有关的品牌经营商们伸出合作之手,我们企业在09.11.18获得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技术研发企业的称号,我觉得这是我们企业的一个荣誉,也是我们手表工业的一个荣誉。我愿意为我们中国的手表工业做出自己努力和贡献。

今天在座的还有很多的表迷,收藏家,鉴赏者我也非常感谢他们,他们这些企业的精英、或大腕们以个人的能力完全可以消费瑞士的手表,和价值很高的手表,但你们也同时也热衷于关注国产高端手表的每一点的进步。

从这几年,从中国品牌经销商近年来取得的销售成绩来看,各个级别的表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

我内心里能够感觉到,这些购买中国品牌手表的消费者心中一定有一颗中国心的情节,他们完全有能力去消费更多的瑞士手表,但他们也一直在关注民族品牌,他们期待着民族手表品牌的发展,他们为中国手表产品良好的性价比所折服。我觉得我非常感谢他们,中国手表能走到今天,我非常感谢这些青睐我们中国民族手表工业的消费者,我再次对你们表示感谢。fficeffice" />

……掌声。(现场)

过一会儿,他们看我们手表时,我会亲自为大家一一做介绍。我觉得今天在座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把中国的民族手表业推向一个历史的新阶段,让中国手表在世界手表之林有一席之地。”

谢谢大家。

……掌声。(现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6 0:29:23编辑过]

作者: OHSEAL    时间: 2010-1-26 0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富贵园在2010-1-25 23:37:00的发言: 

如果如果大家和厂家老总见面提,面对面的交流大家就会感觉到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其实是很“清醒”的,有机会应该试试。这样的品鉴会还应该开,也有必要开的,还应该多请我们这样的表迷参加。

fficeffice" /> 

我来这里只是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国产表历史,您再这样客气我就不好发言了。

其实我知道这里的表友都有很高水平的,我喜欢这里,是因为这里是大家能相互说自己的感受论坛,如我说的不对,请大家指正,谢谢各位朋友。

热烈掌声!

厂家老总是专业人士,他们看问题的深刻程度,相信不会逊于我等业余人员.

看清楚问题是一码事,经营是另一码事.

国表要生存,要壮大,基础一定得搞上去,可是前期的吃力不讨好是肯定的.

关键看你拿出多少耐心和毅力,还有钱,可能得很多年不断往里面砸钱.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6 00:44
QUOTE:
以下是引用OHSEAL在2010-1-26的发言:

热烈掌声!

厂家老总是专业人士,他们看问题的深刻程度,相信不会逊于我等业余人员.

看清楚问题是一码事,经营是另一码事.

国表要生存,要壮大,基础一定得搞上去,可是前期的吃力不讨好是肯定的.

关键看你拿出多少耐心和毅力,还有钱,可能得很多年不断往里面砸钱.

 

赞同


作者: 行者无疆    时间: 2010-1-26 00:56
总版们说的很精彩了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6 00:59
QUOTE:
以下是引用shek329在2010-1-25 4:52: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富贵园在2010-1-24 23:33:00的发言:

 

有些话说得过头,得罪莫怪,其实都是为了国表好。

再说一下那个海鸥计时芯,这种早年无打磨版本很朴实。再看看现在的版本,注意看条纹和珍珠纹的粗劣打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0007-1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如果没能力打磨好,就不要搞得那么花哨,弄巧反拙,挡臂零件感觉也不如以前的结实。另外上链的手感稍差了一些,希望能越改越好。以这种成本做出这样的计时芯,还算有一点希望,因为外国没有人再做这样低价格的古典计时机芯,是一个空白领域。

 

这个我也赞同,我还把几个相同的新老零件放在一起比较了一下,我感觉还是旧版的看起来舒服一点。感觉旧版的处理风格硬朗,新版的偏柔。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6 01:09

感觉一下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6 15:01

继续介绍国产高端手表·中国制造品鉴会的活动:

品鉴会上表厂老总们亲自讲解自己的新表款,回答来来宾们的问题。

 

 

 






作者: zzwzzw83    时间: 2010-1-27 09:29
[em52]
作者: bastian    时间: 2010-1-27 10:05

我最不喜欢动不动就拔高到整个国家民族的高度,那都是瞎扯。踏踏实实的做表,自然有人愿意花钱来买,认同你,自然能为国争光。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7 15:51

谢谢大家的关注,不求赞同,但求了解。

我对国产表研究时间不长,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谢谢。

 

继续介绍:

现场有两个工作台
左有苏文彬
高级技师。生于修表世家,从事手表装配维修工作46年,北京市劳动模范。
北表许多新产品的样机都经他装配,中华陀飞轮表都由他亲手组装完成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7 15:54

谢谢大家的关注,希望大家补充。

我对国产表研究时间不长,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谢谢。fficeffice" />

 

继续介绍:

现场有两个工作台
右有熊松涛
祖孙三代传承的艺术绝活,“熊氏珐琅”的掌门人。
国内珐琅表基本出自他的工作室,国外大牌也在“熊氏珐琅”下定单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27 16:03

行业资讯:

fficeffice" /> 

中国高端手表发布品鉴会在京举行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_show0.asp?id=6687&rootcl=行业资讯

 

田民裕理事长在“中国高端手表发布品鉴会”上的致辞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_show0.asp?id=6691&rootcl=行业资讯

 

海鸥手表集团王德明:与瑞士同台竞技、与日本一比高低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_show0.asp?id=6690&rootcl=行业资讯

 

上海表业倪海明:五十年辉煌历程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_show0.asp?id=6689&rootcl=行业资讯

 

北京手表厂苗洪波:高端手表,中国制造

http://www.chinawatch-clock.com/data/news_show0.asp?id=6688&rootcl=行业资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7 18:39:39编辑过]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1-31 12:08

这样介绍“国产表”的网站也有几家了。

http://www.chinesewristwatch.com/

 


作者: bastian    时间: 2010-2-2 00:53
Kevin Ma是谁啊?
作者: 漳州人    时间: 2010-2-2 12:09
国表,木有用心去打磨下工夫,浮躁了
作者: 888ip3w3    时间: 2010-2-3 12: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2-4 01:15

再来点资料

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1729552,00.html


作者: 富贵园    时间: 2010-2-4 01:30

还有个日本的网介绍国产表资料

http://8250.teacup.com/shanghai/bbs?OF=0&

 


作者: gghr89    时间: 2010-2-5 19:23
QUOTE:
以下是引用VIP已过期在2010-1-24 0:09:00的发言:

有个壹佰贰拾万的~

前一阵西瓜节,西瓜还拍出了三十万.


作者: 天时表行    时间: 2011-1-12 01:41
翻出老帖来学习 饭要一口一口吃 路要一步一步走




欢迎光临 名表通 (https://www.watchlead.com/w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