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广州流金岁月钟表维修 13925124671
打印

[简单功能] 汉芯921有说是夹板是德银的?

[复制链接]
104726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OHSEAL在2010-10-19 9:47:00的发言:
色泽象是镀镍的,并且这个牌子不至于德银吧.

德银不就是我们的白铜?里面没有淫(银)的!并不是什么贵金属!只是德国佬破解了咱们白铜的配方,结果就叫德国银了!
以前中国的白铜制品出口到欧洲,那边都当成是贵金属收藏,珍贵得不得了!
这些东西上网查查一大把。

想证实最虽好的办法是咨询咱圈子的修表大师,问问啊表师傅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9 10:01:48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10-10-19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7至18世纪,镍白铜大量传入欧洲,并被贵为珍品。称作“中国银”或“中国白铜”,对西方近代化学工艺曾起过巨大影响。16世纪以后,欧洲的一些化学家、冶金学家开始研究和仿造中国白铜。法国的耶稣会教士杜霍尔德在其1735年出版的《中华帝国全志》中写道:“最特出的铜是白铜,其色泽和银一样,只有中国才有,也只见于云南省。”

1775年,英国刊行的《年纪》中, 有《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货客勃烈所作奇特的研究及有价值的发现经过实录》,提到英国要实验仿造东印度公司从广州买去的中国白铜。文中说:“在去年夏季, 有船从中国驶抵英伦,他(勃烈)又附寄了他自云南得来的白铜……目的是要在英国手工艺制造和商务促进会秘书摩尔指导下,从事实验和仿造这种中国白铜。”接 着,在瑞典政府采矿部任监督的化学家恩吉司特朗姆,于1776年发表了一篇研究云南白铜的论文,样品分析结果,含镍量与含铜量为5或6与13或14之比,发现中国白铜是铜镍锌三元合金。他声称从中国购买此项合金代价甚高,认为瑞典国内某些矿区也有相同的矿物,因此仿造起来应该不很困难。

1822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化学师菲孚发表了他分析云南白铜的结果,其合金比例为铜40.4%,镍31.6%,锌25.4%,铁2.6%。并说在英国当时还没有人知道应如何仿制这种中国白铜。当英国的汤麦逊首先制出和中国云南白铜相似的合金。同年,德国的海宁格尔兄弟仿制云南白铜成功。随即西方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将这种合金改名为“德国银”或“镍银”,而名副其实的云南白铜,反而被湮没无闻了。

当 西方国家仿制云南白铜成功后,我国白铜的出口数量大大减少。至19世纪后期,德银已取代中国白铜占据了国际市场,中国的白铜矿冶业随之衰落。然而中国各地 对云南白铜仍十分喜爱。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昆明市仍有不少白铜店,其产品色泽光洁,质地软硬适中,经久耐用,不起浮垢。其中以“江南宝”白铜店最有 名气,产品有水烟袋、旱烟斗、墨盒、面盆等,尤其面盆最享盛誉,远销至江南和京津。解放前,云南民间嫁女时嫁妆中仍以有白铜面盆为光彩,如果产品是“江南宝”店所制,购买者则更觉荣耀。用过之物价钱仍高出别家产品三四倍。
板凳
发表于 2010-10-19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如影随形在2010-10-19 10:00:00的发言:

有一种说法 是德国银夹板 镀钯金!(待考)不过921从36年开始生产到4X年停产,看看所有921的机器 基板几乎没见到过有氧化的!

同感!
另,感觉德国银的地位给朗格拉得太高了,虽然是好材质。
地板
发表于 2010-10-19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OHSEAL在2010-10-19 11:30:00的发言:

我倒不是说德国银有多高,主要指地域特色,米国牌子用德式装备说不过去.

并且这表的"色"感觉也不似德银的灰.

说实话我是听说的[em58],但现在还是这样认为,至于颜色的问题,白铜上再镀铑也是有可能的,也不是没有人做过。
从经验上看,看过这么多怀表,出了镏金夹板以外,从来没见过美国怀表镀层脱落,反而瑞士的大牌机芯见过不少,C.H.meylan的机芯露出铜绿都见过。
材料上美国表比瑞士表讲究很多。
5#
发表于 2010-10-19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版拍出德银的雾感!洗洗就不一样咯:阿里拍的

不过如果再加镀层就另当别论了
6#
发表于 2010-10-19 1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hek329在2010-10-19 13:25:00的发言:

德国银(或者叫新银)就是一种白铜,不是贵金属,成分和楼上说的差不多。

 

美国怀表的制造工艺是借鉴了德国格拉苏蒂和瑞士的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用德国银做夹板不奇怪。事实上德国以前的白铜夹板怀表主要也是针对美国市场的。

多谢石版补充,连朗格好像都曾经有一些打磨美式的花纹的怀表?
7#
发表于 2010-10-19 2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米贵厉害!用事实说话!
8#
发表于 2010-10-19 2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机械米在2010-10-19 20:09:00的发言:

横向比较一下30~40年代的怀表的机芯处理方法

铜底镀银、镀金、镀镍

但是不管是什么镀什么,限于技术,都是镀不牢的

所以只要是有镀层的表,现在都会多多少少的剥落、划擦露底。

但是汉密尔顿的辉煌时期的怀表,直到现在都没有这种现象的发生,所以不太可能是有镀层的

我看过有些品相很烂汉密尔顿的怀表,但机芯最多也就是有点发暗,也没有露出一大块铜的地方,

而如哥所说的镀钯,基本可以排除,此项技术直至1997年才完善。

米贵人有没有对比过汉的922,资料说是镀白金的,还有铁路用的950也是。
9#
发表于 2010-10-19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机械米在2010-10-19 21:54:00的发言:

922只见过一眼,没仔细对比过。

如果是镀铑是有可能的,白金是一种混合物,不能镀的。

950没见到过。。。

镀铑技术倒是很早之前就有了,922又是最高级的机芯之一(再高级的也只有922mp了吧?)

所以922镀铑倒是有可能。

鬼佬说922、950等机芯夹板是white gold finish,是镀的意思吗?
10#
发表于 2010-10-20 0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啊表在2010-10-20 1:08:00的发言:
曾在夹板上钻孔,钻出来是白的。。。。。

谢谢
11#
发表于 2010-10-20 1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如影随形在2010-10-20 10:22:00的发言:

看看美国表夹板的及有些看不到的地方  兄弟也许就可以理解美国表华丽的外表下面的秘密。汗与顶级牌子或是浪的高端产品还是有点差距滴!你那只17L不就是例子吗?美国表是注重标准化、精准化,从使用和实用角度出发的,但华丽的外表难掩缺乏人文气息、细节和深度打磨的缺点。这也就是有人一开始很喜欢美国怀表,但是慢慢的会转向瑞士怀表的原因之一。

美国的高端表还是做得很好的,薛兄那只爱尔近的214内里的做工不也是同样精彩?只是觉得现在美国表中,汗的地位有点拔得太高,爱尔近的高端表无论内外的做工和用料都决不差与汗的高端表,但价位就差好多。
可能我有点吹毛求疵,汗的怀表无论多高级,擒纵叉是没有倒角的,包括922MP、946......但爱尔近是有的,awwc、awc时代华生高端表也有做。
12#
发表于 2010-10-20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一张AWC时代的高端华生,可以称为里外如一了吧?可惜单机芯的价位就已经与一般的PP怀表无异,从来没遇到过可以接受的价钱[em58]


13#
发表于 2010-10-20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OHSEAL在2010-10-20 11:21:00的发言:

这个帖好,学习了.

 

我个人觉得不加镀层,称为德国银不正确,至少不准确,德银有约定俗成的外表特征.

或者这样说吧,都是白铜材质,朗格和美国表的配方不同?
14#
发表于 2010-10-20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如影随形在2010-10-20 12:35:00的发言:

看版路 高杯套钻和打磨 这个是最高级M1888?

就是awc级别的1888,而且只是17钻。
15#
发表于 2012-8-25 22: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2-8-25 08:02
其实我一直很想知道,同样是有工业化制表成分的怀表,您会选择顶级1872还是EXTRA的21钻PP?

市场价值当然是EXTRA的PP,但稀有性而言则是顶级1872。
16#
发表于 2012-8-25 22: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2-8-25 08:09
美国高级表(包括铁路表)的工艺跟瑞士的比又如何?

瑞士顶级品牌(PP等)的水准比美国铁路表高,但只占瑞士表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的瑞士表都不及美国铁路表,所以就行业而言,美国领先于瑞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公司简介|隐私政策|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名表通 | www.watchlead.com ( 粤ICP备1409665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364

GMT+8, 2024-5-18 10:19 , Processed in 0.134795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8-2015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