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通

标题: 我个人不喜欢带头片突出于表耳的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OHSEAL    时间: 2014-9-15 23:37
标题: 我个人不喜欢带头片突出于表耳的设计.


显得表耳特短,







作者: toni212    时间: 2014-9-15 23:59
本帖最后由 chlogan 于 2015-2-5 17:41 编辑

确实,其实我觉得这应该是设计失误,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完全没有突起的必要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4-9-16 00:02
本帖最后由 chlogan 于 2015-2-5 17:41 编辑

YM?这么龟毛的设计...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4-9-16 00:02
本帖最后由 chlogan 于 2015-2-5 17:41 编辑

看错了,该不是地痞系吧?


作者: shek329    时间: 2014-9-16 00:03
想起了那只仿GP的臆造劳力士
作者: OHSEAL    时间: 2014-9-16 00:17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9-16 00:02
看错了,该不是地痞系吧?

DEEP-C一样的设计.
少讲点粗口,你的发言不错的.
作者: OHSEAL    时间: 2014-9-16 00:20


盘面是仿瓷,但不是两光面.






作者: toni212    时间: 2014-9-16 00:22
本帖最后由 chlogan 于 2015-2-5 17:42 编辑

可能是劳偷懒了,应该按不同的表耳,设计不同的带头片尺寸


作者: OHSEAL    时间: 2014-9-16 00:23


比起旧款,圈和面都偏灰.





file:///c:/DOCUME~1/ADMINI~1/APPLIC~1/360se6/USERDA~1/Temp/192300~1.JPG
file:///c:/DOCUME~1/ADMINI~1/APPLIC~1/360se6/USERDA~1/Temp/192300~1.JPG

作者: OHSEAL    时间: 2014-9-16 00:26

旧款同一位置,





作者: ricardoyang    时间: 2014-9-16 00:33
本帖最后由 chlogan 于 2015-2-5 17:42 编辑

看来还是别创新了     就把老款的表圈换成陶瓷就好    水汪汪的感觉


作者: 中坑    时间: 2014-9-16 00:39
本帖最后由 chlogan 于 2015-2-5 17:42 编辑

还是旧版带头比表耳下沉一点顺眼些
现在的设计形成三级台阶,拾级而下
视觉上显累赘了
或者有功能上的考虑?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4-9-16 00:50
OHSEAL 发表于 2014-9-15 08:17
DEEP-C一样的设计.
少讲点粗口,你的发言不错的.

我什么时候又爆粗了?
作者: shek329    时间: 2014-9-16 03:02
nomorewatch 发表于 2014-9-16 00:50
我什么时候又爆粗了?

最近就好几次了,注意一下吧,什么话都好好说。
作者: 深海    时间: 2014-9-16 03:59
圈上小刻度太多…与内圈刻度没有缓冲比较突兀

作者: nomorewatch    时间: 2014-9-16 05:56
shek329 发表于 2014-9-15 11:02
最近就好几次了,注意一下吧,什么话都好好说。

那得看怎么定义粗话了,我这个人算不上眼里容不下沙子的类型,好好说没问题。
作者: 白云城主    时间: 2014-9-16 08:26
我也纳闷这个设计,貌似带头这样结构的款式都是重量比较大的,不知道有什么道理?

deepsea、游艇2,海使4000都是这样的结构,不知道为什么。
作者: 臭男人    时间: 2014-9-16 08:29
始终接受不了新款,其实只把老款换圈和扣就很完美了!
作者: 胖子    时间: 2014-9-16 09:07
本帖最后由 胖子 于 2014-9-16 09:09 编辑

完全同意!
以前也有买个帝用用的打算,74000到手一看,表耳总觉得就是太短,还是买了个15200
对于表耳,我甚至始终认为老款表耳背面锋利刮手的那种,才是好调调,新款的115200表耳背面流光水滑的没有锋面了,顿时失去感觉
工业美学和工具美学,有他自己的逻辑和体系,中国人普遍不懂
比如同样的金属加工面,一个是平整的拉丝面级别的相对粗糙一些的面,另一个是磨得锃亮但细看却不平整,哪个符合工业美学?哪个加工等级高?只有自己实际干过金属加工或者类似事情才懂
一个平整的面,加工程序必须是严谨的,抛光从60目到600目,必须是细分的跨档,逐级加工过去,才能保证呈现的是最后一道工序精细级别的平整,所以虽然可能只到600目,但是要做到平整也许工序得有10多20道抛光
另一个锃亮的面,抛光从60目到2000目,严重偷工,也许只有5道8道工序,跨度过粗的话,后道工序根本无法覆盖前道工序的痕迹,细看就会不平整,凹坑明显,虽然凹坑内部凹处倒是也被后道工序都给抛亮了
这个就属于严重偷工,而中国传统工艺,尤其是非皇家要求的那些,对此本来就不讲究,即使皇家工艺,按照目前现代工业标准,也是严重落后的,所以中国人普遍对此没什么概念,大面上看着锃亮了就觉得工好了
因为我自己亲手磨过几百个石头,从毛坯磨到成品,请教过工厂里金属加工的老师傅关于抛光的讲究,才对此深有体会,对于加工面,现在用5倍镜看过去,基本平整,才算是严谨的品牌,按这个要求看指针,30年前的表,劳能达到,欧家的5系、6系都达不到,2000年以后的1120的蝶飞那些才算是基本能达到
作者: OHSEAL    时间: 2014-9-16 10:40
胖子 发表于 2014-9-16 09:07
完全同意!
以前也有买个帝用用的打算,74000到手一看,表耳总觉得就是太短,还是买了个15200
对于表耳, ...

太细致了吧?
作者: brotherQ    时间: 2014-9-16 15:53
搜索了一下记忆,老款游艇、游艇II、DSSD、SD4000、五格带的DD(PT或三色金)、带耳墩的金迪等有限的几款是这种带头突出的配置。
近一段时间比较喜欢这种带头突出的设计
作者: 9147wudi    时间: 2014-9-16 16:54
300米就没这种情况
作者: zzz    时间: 2014-9-16 18:00
116600这个问题不是在于带头凸起   而是在于表耳太短  做长点  既能保持和带头持平  视觉上又美观
作者: 东海岸    时间: 2014-9-16 21:43
我就觉得这设计很好,算是厚表头和薄表身之间的一个过渡衔接。我买地痞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觉得这设计够创意。
作者: dgkr    时间: 2014-9-16 22:07
不知道设计失误还是另有其意!


作者: 空中霸王AK    时间: 2014-9-17 13:44
dgkr 发表于 2014-9-16 22:07
不知道设计失误还是另有其意!

不太可能是失误




欢迎光临 名表通 (https://www.watchlead.com/w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